第19章[第3页/共3页]
这“东海王”实在并非是封号,而只是个文武百官连同百姓们心知肚明的尊称罢了,乃是在本朝建国之初,镇守东南本地的一名将军,因为他用兵如神,毕竟把个本来匪磨难治的东海管理的一片靖平,百姓们戴德戴德,暗中都以“东海王”称呼,最后这位爷也深得天子宠嬖,便以公主许之。
李贤淑蹙眉不语。徐姥姥道:“姑爷已经想好了?”
李贤淑呸道:“如何不是功德?我觉着我的丫头如许倒是好!那你内心到底是想如何样?”
李贤淑便笑说:“自小跟着我们在这处所,不过是个粗笨的野丫头罢了!”又看应佩,道:“这便是佩儿了?”
唐家在那一代恩宠无双,但是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上,权势固然已不如初,却也还是举足轻重的簪缨世族。
本来前些日应兰风接了一封来自京内公府的手札,信里说府内的堂兄应竹韵不日便会前来看望,同业的另有他的宗子应佩。
过后,李贤淑私底下便同应兰风说:“你觉不觉着阿真更加像是个小大人儿了?她白日说的那些话,哪像是四岁孩子说的,我四岁的时候,还不晓得在哪儿玩泥巴吃草呢。”
应兰风微微一笑道:“你也说了是真儿,天底下的奇特孩子多了,我家真儿便也是此中一个又如何?只是小小年纪竟如此……似并不是功德。”
应兰风点点头,他离京时候应佩才三岁多,话也说倒霉落,现在竟这般大了,一时很有陌生之感。
李贤淑还是考虑着,却没开口,应兰风想看她的意义,正沉默里,李贤淑一抬眼,应兰风顺着她的目光转头,却见是应怀真站在门口。
应兰风见应竹韵笑容满面,不似是来发兵问罪的,但是却也不能粗心粗心,便道:“外官无旨不能私行回京,可贵三弟想着,不顾山长水远地过来,真真故意了。”
就仿佛面前有两条路,应怀真没法挑选,不能答复。
徐姥姥跟李贤淑见他俄然问起应怀真来,都觉有些惊奇。
李贤淑笑道:“来就来罢,毕竟是你的儿子,这么多年了,你又回不去,他倒是也该来一次看看他的亲爹了。若端的儿向你发兵问罪,反正我们公事公办,怕他不成?何况你盘算主张去官,今后行商,怕也难再跟府里有连累,倒也罢了。”
应兰风晓得她问的是去官的事,便叹道:“女儿如许为我,我又怎能不三思而行?等过了年,我便上书去官。”
李贤淑道:“二郎,你当真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