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众说纷纭[第2页/共4页]
薛知县摆手道:“不敷为虑,这天下方士,流派浩繁,互不相让。龙脉本身就是虚无缥缈之说,勘定龙脉更是没有标准的体例,各家有各家的法门,都是欺世盗名之徒,不灵验是常事。”
墨鲤当真听着,也不插话。
薛知县一惊,中间陪坐的李师爷也赶紧点头,一开口就是劝:“墨大夫,不是我给你打退堂鼓,现在这世道,到处都是兵荒马乱,政令不通,强匪各处。就拿圣莲坛来讲,除了那些用心叵测之辈,顺从者都是薄命人。你如果赶上了,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那些个信奉圣莲坛的村庄,村民不辨是非,也不分吵嘴,只晓得拜那甚么紫微星君,敢出头的人,不是被村民烧死了就是被乱刀砍死了,哎!”
墨鲤谦善受教,薛知县又道:“至于那诸多宗门,江湖武林之事,秦老先生想必都奉告过你。这江湖,三年就是一代人,大浪淘沙。老夫久坐此地,与秦老先生一样不知当今状况。你出门在外,多长个心眼。归正以你的武功,也没甚么可惧。唯有一人,你若遇见,千万谨慎,不要正面对上。”
看到他们东翁幕僚两人交来回回的使眼色,墨大夫冷静地拿起了茶盏,低头看地砖。秦老先生说过,像这类时候,最好是去看墙上的书画,或者品鉴室内的盆景,大师皆装做无事,这才是君子之道,但是这屋子里甚么都没有,只要地砖能看了。
薛知县住的这个院子并不大,进了门就是正堂,穿过中庭是二堂,两侧有配房。
圣莲坛的人被关在大牢,除非他们绝食而死,不然想要逃过薛令君的手腕,底子不成能。越是贪恐怕死之人,越好节制。
见地了,薛令君公然深藏不露,高人也。
差役走了以后,薛知县这才慢吞吞地拿起了名帖。
竹山县山民家里多有这类方剂,专治风湿,薛知县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有这些弊端并不希奇。药酒装在一个玄色的大坛子里,盖一揭开,就有一股扑鼻的腥气,全无酒香。即便再馋酒的人,闻到了也要皱起眉头。
“龙脉?”墨鲤皱眉。
“薛令君客气了,此番前来打搅,是受了教员的指导。”
薛知县摸着髯毛,深思道,“不过太京咸阳有龙脉,倒是各家分歧认同的事,可那边并没有甚么飞禽走兽的异状,也没有生出甚么灵药。就算有,也是编出来阿谀天子的吉祥。”
薛知县一看到李师爷,就想起明天早上李师爷草拟的县衙大牢补葺支出,他不满地看了本身的幕僚一眼。那圣莲坛的人拆了牢房,又不是甚么光彩的事,用得着奉告人家吗?
差役跑过来送拜帖的时候,还没进门就闻到了这味道,忍不住揉了下鼻子,深吸口气,恭敬地敲了拍门,瓮声瓮气地说:“薛令君,墨大夫送来了名帖。”
关上匣子的时候,他还心对劲足地拍了拍,这才开端运功化去刚才那杯酒里的毒性。
既然竹山县无事,墨鲤想要出去的设法就更加激烈了。
“让保甲乡老们传话下去,奉告百姓看到龙王真身的事不能挂在嘴边。就说仙凡有别,龙王为救竹山县一地百姓,仓促施法,不慎透露真身。雨水暴雪,都是天命,龙王是违逆天命,要犯天条的。以是庙不能建,事也不能说,如果有陌生人问起,更不能承认,如许无凭无据,龙王就能逃过一劫。龙王救我一地之人,吾等要心念恩德,诚恳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