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反经风波[第2页/共2页]
其他房玄龄、高士廉、杜如晦等亦都猎奇,三本书治国、治官、治民、治学,口气未免太大了点吧?
万一皇上想把功绩都揽在本身身上呢?
只见这最后一本书上独一两个字,却蓦地写的是——《反经》!
颠末之前的察看,萧瑀已经看出,张玄清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不轻。以此来推断,他若夸大其词,状告张玄清谋反,究竟上却只是张玄清的一个打趣,最后李世民很能够不但不会究查张玄清,反而还会把他这个“乞假状”的惦记上。
得知竟是张玄清“装疯卖傻”把突厥兵吓退的,且现在陛下之以是不急着回城,也是因为在和张玄清说话,老东西当时就有扭头回城的筹算。
“此事不急,萧爱卿先起来回话。”李世民忙伸手虚扶,但仍未曾表态。
萧瑀闻言,忙大礼参拜,将早就筹办好的说辞一说:“回陛下,臣等见雄师回城过半,陛下却未回返,心中担忧不已。老臣鄙人,经孔、魏几位大臣保举,特来恭迎陛下!”
没再踌躇,李世民猎奇的接过书,当即低头看去。
“还能甚么意义,真人那你开打趣呢呗。”程咬金这一次竟然没半点收敛,再次受了李世民狠狠一眼。
萧瑀却长揖不起,深深弓着腰、低着脑袋,导致说话都有些吃力:“望陛下慎重,莫要被妖道利诱,不然我大唐危矣!江山社稷危矣!百姓百姓危矣!”
连续三个危矣,仿佛事情多严峻的模样。却在此时,忽地一声嘿笑响起,将萧瑀缔造的严厉氛围粉碎的一干二净。
面对俄然呈现的萧瑀,李世民表示得非常惊奇:“萧爱卿如何出城来了?”对于萧瑀状告的事,没有当即回应。
只是他没想到,来的路上通过向护送他的兵士探听,竟然听到了张玄清的动静。
不太小兵卒子可没那么多弯弯绕,就算有,面对萧瑀这类“大臣”扣问,也不敢坦白。
可他说完后,当即又话锋一转,直指张玄清:“还请陛下听老臣一言,自古有妖道乱国,远的不说,从东汉承平道张角、再到东晋五斗米道孙灵秀,期间屡有羽士行那造反之事。本日陛上面前这位张玄清,竟赠陛下以反书,足可见其狼子野心。即便他本日只是打趣之举,然亦可见他目无尊上、恃宠而骄之意。恐今后不免犯上反叛。故老臣大胆,请陛降落其欺君罔上之罪,以儆效尤!”
他倒也没扯谎,李世民下了旨意,不让百官出城,天然不能全数违背。但百官当推举一人,出城恭迎皇上,这也是应有之意。萧瑀位高权重,别人抢不过他,这表忠心的美差天然就落在了他头上。
他没有直接状告张玄清想造反,一是如果真的确有其事,不消他说,自有人会抓着不放;二是证据不敷,以目前的环境来看,张玄清是打趣的成分家大,毕竟没有哪个造反之前还亲身跑来告诉皇上一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