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又逢君》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过往(一)[第1页/共2页]

顿了顿,又低声笑道:“对了,少君那丫头,本日你也见了。真没想到,出落得这般好色彩。你说,我张口去求父亲,让少君做我们的儿媳,父亲会不会应?”

大冯氏掀起车帘,看一眼马车边策马飞奔的儿子沈嘉,嘴角不由得扬了起来:“瞧瞧我们的三郎,整日活泼得很。”

周氏是长媳。将来,冯家的家业大半都是宗子的,内宅诸事也该由周氏掌管。

三个儿子里,读书最有天赋最聪明的,就是冯纶。十八岁就考中探花,光宗耀祖,前程无穷。

冯侍郎也不耐了:“我让你少管些事情,多享享清福,是你本身不乐意。今后也别总干脆。”

沈府离廓清坊颇远,幸亏大齐没有宵禁,不然,今晚就得在冯府住下。

他没本事为儿子报仇,还得忍气吞声装聋作哑,敏捷告终命案。又将孙女冯少梅嫁去谢家。

这么晚了,去书房还能有甚么事?

想起冤死的三儿子,冯侍郎心中涌起一阵锥心之痛。

何如这个孝子脾气刚硬,太有主意。不肯服从父母之命退亲,非要娶崔氏过门。要不然,得了宁慧郡主看重,做了郡马,一辈子的繁华出息都有了。

沈祐从三岁就养在面前,在大冯氏眼里,这个侄儿和亲儿子也相差无几。

这一桩陈年旧事,就完整尘封吧!不要再提了!

这如何能一样。

沈茂的脑海中,闪过一张柔婉甜美的少女面孔,另有那句“我刚才和姑父说的悄悄话,姑父可别奉告祖父”。

宁慧郡主的父亲福亲王,是隆安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做着宗人府宗正。宁慧郡主母亲早逝,由宫中曹太后一手养大,非常得宠。比起公主来,也不遑多让。

沈茂心机重重,随口道:“他也老迈不小了,都十五了,得去学着当差。这性子也该好好磨一磨。”

沈茂无法地看大冯氏一眼:“慈母多败儿,你别太惯着他了。看看阿祐,比他还小一个月,技艺就不消比了,脾气也比他结壮慎重很多。”

冯侍郎将沈茂带进了书房,似随口问了一句:“少君和你说了甚么?”

有这么一根刺,冯纶在都城多待也无好处,很快就谋了差事,外放仕进。在青州一待就是数年,郁郁不得志。

如此,才算保住了官位,也保住了冯家。

沈茂和大冯氏领着沈嘉沈祐走后,冯侍郎稍事梳洗,去了冯夫人的寝室。

冯夫人被噎得一肚子闷火。

……

冯夫人这等年纪,懒得再吃飞醋,送冯侍郎出了房门,就回转歇下。

冯侍郎又看冯夫人一眼:“内宅诸事,都是你辛苦筹划。你如果感觉疲累忙不过来,将琐事叮咛给周氏。”

“少君问了我当年安葬三弟的委曲。”沈茂低声答道。

冯夫民气气稍平,忍不住刺了冯侍郎一句:“老爷这般夸妾身,妾身可不敢当。”

“只要你肯用心,不出三五个月,就能将少君调教得有模有样。”

冯侍郎放缓声音:“你心中讨厌崔氏,以是一向不待见少君,也不肯将她接回府教养,我都晓得。”

大冯氏疼侄儿,沈茂就更不消说了,一张口只要夸的份:“少说话如何了?这才慎重。像三郎那样跳脱调皮,没个正行,哪天赋气长大。”

“现在少君既是回府了,之前的事不提也罢。”

大冯氏当然更疼亲儿子,立即为沈嘉说话:“我还是更喜好三郎如许的。”

可惜,沈祐脾气阴冷,一天说不了两句话,实在孤介了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