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永历四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搅动[第1页/共4页]

陈文,永历从未见过,这些年也只是有过一些耳闻罢了——从单身南下投奔王师的义士,危难之际带领孤军为百姓殿后的懦夫,到前后诛杀陈锦、石廷柱、洪承畴等满清名臣的复兴名将,再到现在的两蹶名王、光复南京,几近以一己之力而力挽狂澜的豪杰,哪怕是唐时的郭子仪、宋时的岳飞也不过如此。

二民气机如此,永历那边回到了后宫也是百爪挠心普通。一方面,摆脱孙可望的节制是他多年来所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一旦失利,孙可望那人但是个敢直接当着他这个天子的面把内阁首辅和宫里的大寺人都拉出去处死的家伙,天晓得会不会在一怒之下就直接弑君。

庞天寿扯着公鸭嗓子,说话也是阴阳怪气,马吉翔对此却并不觉得意的,倒是庞天寿对于马吉翔的打算却显得另有担忧。

永历现在还是身陷在这囚禁之所,即便是想要借陈文撤除孙可望也无从谈起。并且另有一个题目,按照马吉翔的描述和他的知识面显现,陈文现在节制的地区,从面积和地理位置上看,比之元末兼并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安这三家以后的阿谁即将称帝的朱元璋也只不过是差了湖广、淮北以及河南东部的部分地区,二者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是那么难以设想了。

唤起了马吉翔和庞天寿,永历却还是踌躇了半晌,继而对二人说道:“二位爱卿勤于王事,忠心可嘉,朕心甚慰。至于此事,事关严峻,朕还需在考虑一二。”

“陛下,微臣觉得孙可望谋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当引在外藩镇入卫,方可解此倒悬之苦。现在天下,虏廷虽数败于王师,但却还是广有天下半壁,带甲不下数十万。王师当中,越藩功劳卓著,气力也最为刁悍,陛下当依为泰山之靠。”

马吉翔和庞天寿并不在乎永历是否欢畅,这个天子不笨,但是那软弱的性子早就被他们摸透了。何况如果能把李定国引来,他们就是最大的功臣,哪怕天子再讨厌他们也不会去杀“忍辱负重”多年的“忠臣”的,因为这只会让其别人感到心寒,感觉这个天子是不给别人改邪归正的凉薄之君。

假定,陈文并非是太祖高天子在天之灵保佑而为他降下的复兴名将,而是与孙可望普通无二的野心家的话,那么孙可望一去,届时他恐怕就连义帝、小明王也不成得了!

孩童的童音传来,永历仓猝的擦了擦脸上没来得及拭去的泪痕,继而对孩童说道:“煊儿乖,皇祖母和父皇眼里进了沙子,没事的。”

“当初便警告你,你这性子过分软弱,你却不听,非要做这个天子,这位置岂是那么好做的啊?”

“明天再等一两日,不可就找人偷出个御用之物来,老夫拿着那东西去广东。到时就说孙可望的人在这安龙府查得太紧,衣带诏过分显眼,不便利带出便可。”

此言一出,母子二人的泪水再一次于眼眶中涌了出来。至尊位,看似风景无穷,实则是高处不堪寒。何况生逢现在这季世,哪怕鞑子的阵容在明军的守势下已经呈现了阑珊的征象,但是能有现在气象,皆是各路藩镇的功绩,特别是江浙的陈文。

听到这话,永历面色突变,本来因冲动而潮红的面色刹时褪去,顿时便化作为惨白。孙可望放肆已久,但是在大事上起码还会知会一声,哪怕只是知会罢了。但是现在就连册封亲王都私行做主,连起码的法度都不走了,怒惧交叉,顿时便让他落空了对这个好动静的高兴之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