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君之所欲[第1页/共4页]
陈文的这一发起倒是引发了郑泰不小的兴趣,而陈文提出的代价也没有日本人卖给郑胜利的高,如果算上海贸的本钱的话,反倒是还要便宜了很多。
比拟福建明军,浙江明军没有出海口,但是雄踞浙西南已有近两年,粮食、布匹、原质料方面的产量都不低,并且跟着这一战的结束,东南战局攻守异势,一旦陈文规复了杭嘉湖,兵临苏松常镇,那贸易量也将会呈发作性增加。
日本火绳枪在明末时也就仅仅能对无甲兵有杀伤才气,面对披甲的士卒几近就是安排,壬辰战役时二十万日军数万支鸟铳拿李如松的辽东铁骑毫无体例,浙江名将吴惟忠胸口中枪仍能大喊督战,其能力可见一斑。而现现在的明清两军更是大肆设备有防弹服从的棉甲,固然能防的也顶多是鸟铳,汗青上满清跟着火绳枪的更新换代也淘汰了这类“防弹衣”,但是此时现在却还是不是日本的铁炮所能够何如的。
汗青上郑胜利的最首要贸易工具就是日本,贸易范围甚大,福建明军多有设备日本制造的倭刀、鹿铳、铜熕、铁炮、乃至是日式铠甲。而如粮食、布匹、原质料等物除了日本外也多有从安南、吕宋、暹罗等地购入,同时操纵船队停止中国海范围的陆地贸易。
相对而言,陈文向郑胜利出售货色的同时,也筹算从福建购入一些他所需求的东西,首要的便是战船,其次如大口径的红夷炮、欧洲的工匠和册本甚么的也在范围以内,总而言之,也不会让郑胜利纯粹的向浙江输入白银,有来有回才是悠长之计。
日本有粮食、有质料、也有兵器和甲胄,但是产量太低,代价太高,如火绳枪之类的在能力上还一定快意。何如,南洋的开辟程度比较低,再加上欧洲殖民者对于南洋华人的不和睦,乃至对郑胜利的谈判都能够置若罔闻,福建明军能够从那边获得的资本可谓是少之又少,比拟之下日本反倒成了一个最好的挑选。
“不瞒兄长,此战小弟也从汉军八旗手中缉获了一些鸟铳,军中亦有出产此物……”
福建明军与浙江明军之间的贸易,亦或者说是郑胜利与陈文之间的商贸来往,不过是互通有无这四个字。
粮食陈文已经肯定不会出售了,这让郑泰感到有些绝望,但是布匹、皮革以及其他原质料和诸如药材之类的紧俏商品陈文还是情愿出售的,这使得郑胜利撤除日本和南洋以外又多了一个货源地,并且还是一个路途更近,货色更加昂贵的货源地,能够操纵一样的资本来加强更大的气力。
“恰是如此。”
“确有能力不敷之事。”
陈文的笑话听了郑泰一愣,随即便激发了二人之间的一阵大笑。
固然还是脱不开政治联婚的范围,但是这无疑是对两边都无益的。只不过,话到了嘴边,待说出口时,却不再是方才的那些纯以好处为目标的成果。
这就对了。
汉军八旗此番被俘的有四千余人,抛开那些承诺了开释的部分和方才谈妥的赠品炮组,以及已经被陈订婚了极刑的杭州驻防八旗,剩下的另有两千余人。这些清军都是汉军八旗中的锐士,不过郑泰最感兴趣的却只是此中的刀盾兵。细心想想,实在这也是极其普通的,陈文没有还价还价的筹算,干脆以每个汉军八旗的锐士五十两银子结束了这场买卖人丁的买卖,比他在大兰山时定下的一个汉军八旗首级全队分三十两银子还赚了二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