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八凤殿[第1页/共2页]
阳筠穿戴中衣坐在床上,悄声让印儿去拿从高阳带来的药匣。印儿没敢多问,回身取了药匣过来,见阳筠悄悄褪下金红色的亵裤,才看到阳筠腿上有伤,伤口四周已经泛红,微微有些肿起。
接着便是仇、段、姚三位正四品的良媛,并两名正五品承徽、六名正七品昭训、九名正九品奉仪,阳筠一边叮咛印儿打赏,一边在内心尽力记取大家名字、品级,却还是忘了一半。印儿几人原善于认人,天然一一记下了。
是日晚内侍来传话,说太子离都太久,有很多事件亟待措置,比来都宿在崇仁殿了。阳筠淡淡说句“晓得了”,简朴盥洗后就叮咛侍女都下去,只留了印儿一个。
“良娣但是有了身子了?”
“既如此就不要跪着了。”阳筠说着,叮咛侍女端锦凳来给卫良娣,又问,“几个月了?可还稳妥?”
阳筠仿佛明白了,忙笑道:
从高阳带来的几个侍女都是从小在她身边的,阳筠都信得过,只是大家既有大家的好处,天然也就有不敷。
先是正三品的卫良娣和陈良娣。卫良娣穿戴一身嫣红的宫装,看上去非常温婉可亲,目光也如水普通温和。陈良娣身穿大紫色宫装,许是因为年纪稍大的原因,她的面貌比卫良娣略逊了两分,固然看着妖媚,眉眼间透出来的却都是冷酷刻薄。
卫良娣俄然又站了出来,缓缓跪伏于地,口中道:
阳筠也没经历过,不晓得详细说些甚么好,只能一面笑容满面地给武承肃道贺,一面叮嘱卫良娣重视身子,又将卫良娣身边的人都叫出去叮咛一番,让人好生顾问。
送走太子后,有起居院典簿送来起居注,阳筠人接先接了,只说本身人头不熟,要渐渐看。那典簿机警得很,当即说司礼院那边有东宫大家的出身记档,他能够请阳筠谕去拿了送来。阳筠只说“不敢劳烦”,让坠儿跟着典簿去司礼院索要。
卫良娣谢恩坐下,浅笑道:“回太子妃殿下,说是有三个月了。医官说胎相很稳,就是妾身本身吃不下睡不好”
“妾身也想讨太子妃殿下的封赏。”
武承肃与阳筠在正殿当中坐好,各女眷按品顺次上前参拜。
珠儿聪明聪明,最善于的就是与别人打成一片,但是年仅十岁,尚不堪大用。
太子的姬妾满制应有五十九人,现在这里未免有些少了,再添上一倍都嫌不敷。可印儿几人从高阳国来,见惯了高阳国主只一名夫人,哪见过这么多女人挤在一起。算上阳筠这个“太子妃”,数下来竟有二十三人,这可真是“妻妾成群”了。
给惠姐儿的是一个赤金快意镶红宝石的项圈,一对赤金快意挂铃铛的镯子,镯子上也嵌着粟米粒大小的细碎宝石;赏了琰哥儿、璟哥儿各一套坠着黄豆大玛瑙石的赤金九连环,并一荷包四样的金银镙子。
过了半个多时候,坠儿拿着女眷的记档返来,阳筠叮咛印儿取来太子的起居注,让印儿跟着进了阁房,关了门两本对比着,渐渐研看起来。
坠儿回声而去,阳筠叮咛印儿跟着进阁房,帮着悄悄把药换了,又让珠儿和钏儿去探听东宫女眷相处的景象。
坠儿十三,虽是婢女出身却有些男人气势,为人朴重、严厉、不好说话,也不长于变通,只能阳筠和印儿安排她做事,她本身可想不出要做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