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第1页/共3页]
这一年,刘阳八岁,师从经学大师桓荣,因其资质聪慧,又恭谨好学,甚得刘秀、桓荣等爱好,昔日里每有疑问处,总爱就教阴丽华,可克日来刘阳非常沉默,显得一副苦衷重的模样。阴丽华为此特地探听了一番,方知,本来几日前刘辅跑去处刘阳夸耀了一番所学,用本身所学之得把刘阳问得哑口无言,进而为此对劲不已,并加以嘲笑,刘阳是以深受打击,却未曾向阴丽华提及。
刘阳这下终究没有顾虑了,牵着阴丽华的手,开端向阴丽华报告本身克日所学,存疑之处一并说出,阴丽华当真聆听,细细为之解答,两母子有说有笑地走着,一大一小的身影仍然为春意盎然的小道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未完待续。)
阴丽华伸手悄悄抚摩刘阳的脑袋,轻道:“阳儿,母妃问你,如果你问义王你今之所学,义王全然不知,无以应对,阳儿可会感觉义王如此乃是笨拙?”
阴丽华见刘阳如此模样,内心自是不好受,“阳儿,母妃如此说只不过想让你明白凡事莫要争一时之气,有些东西并非我们争便可得,更有甚者,我们不得争之。你年纪尚小,很多事未懂,然你将有一日终须明白。阳儿,你要服膺偶然争亦是不争,不争亦是争,莫与你皇兄们争于你于母妃方是最好。”
“儿臣于学问上多下苦功,赶上二皇兄所学,若能超之,自是更好,届时儿臣不但能应对二皇兄所问,还能发问一二,且看他如何再嘲笑儿臣。”说到这里,刘阳眉飞色舞。
刘秀对此亦是知之甚深,听了阴丽华的答复,并没有说甚么,至于他设了女闾,是存着一己之私还是经心为天下计,那就不得而知了。阴丽华对此也没有过问。
阴丽华想了想,对刘阳说:“如果你二皇兄再来挑衅,你便说二皇兄博学多才,皇弟望尘莫及,今后还请二皇兄多多指教。如此一来,你二皇兄想必不会再对你予以嘲笑。”
第四,供齐桓公文娱。齐桓公好色,宫中的妻妾玩腻了,还要出来寻求刺激。《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桓公之伯也,内事属鲍叔,外事属管仲,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就说了然齐桓公好嫖妓。管仲创设倡寮也有投齐桓公所好的成分。
正在磨墨的阴丽华顿了一下,斯须又持续磨墨,思虑以后,她回道:“若为天下计,可设女闾;若为文叔计,倒大可不必。”齐桓公设女闾乃是她的先祖管仲所献良策,她自是晓得的。
刘阳看着阴丽华,满脸慈爱,憋在内心的话不由脱口而出,“只因二皇兄所懂学问甚多,儿臣比之不及,儿臣想下次能答复二皇兄所问,不为二皇兄嘲笑儿臣笨拙。”
“为何?”阴丽华笑问。
“自是当真,母妃何时利用于你?”
刘阳是千万没想到阴丽华会如此说,他觉得阴丽华有何高超之法,没想到竟是让他阿谀二皇兄,他自是不乐意,因而他用无声来表达他的抵当。
知子莫若母,阴丽华又岂不知自个儿子心机,欣喜之余不免有些心疼,“阳儿,你在母妃内心一向是个聪慧的孩子,你二皇兄乃至太子皇兄在你如此年纪尚不及你。”
吴汉自悔劫夺过火,尽力服从照办。李育、程乌等公孙述旧将,择才利用,追赠劝降不成、愁闷而死的公孙述文臣常少为太常,张隆为光禄勋,旌表闾里。招陇、蜀百姓被掠为奴婢自讼者以及狱官未报者,一概免为庶人。至此,吏民悦服,先前的痛恨顿时烟消云散,蜀地臣服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