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注释[第1页/共5页]
[11]羲和,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常羲,见《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就是帝喾,乃至是舜,见袁珂《中国当代神话》。
[7]见《淮南子·览冥篇》、《列子·汤问》。
[14]有学者以为,后羿射日的故事应当产生在夏朝,或者殷商。夏王是称为后的,比如夏后启。夏后以太阳自居,农历以天干纪时。天干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恰是“天有旬日”的意义。何况当时人们谩骂夏后桀的民歌,歌词也是:你这该死的太阳甚么时候垮台,我愿跟你一起灭亡!见谢选骏《空寂的神殿》。
[6]见《高士传》。
[4]上帝造人,见《圣经·创世记》。
[5]米诺斯是爱琴海地区的当代文明,呈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期间,约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1450年。该文明的生长首要集合在克里特岛,凸起特性是崇拜女神而非男神。请参看戴维·李明《欧洲神话的天下》。
[23]见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6]见《绎史》卷三引《民风通义》: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婚)姻。
[5]炎黄相距五百年,见《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帝王代纪》。
[11]见《史记·五帝本纪》。
[12]见《易·系辞下》: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8]见《国语·周语下》。
[3]见《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黄帝生于寿丘,善于姬水,因觉得姓。居轩辕之丘,因觉得名,又觉得号。”
[2]据许慎《说文解字》,祭的字形就是“以手持肉”。
[15]除了“鸟啄鱼”或“鸟衔鱼”图案,战国期间的青铜器上实在是有“蛇蛙纹”的,但仿佛“战役共处”。厥后,就生长为雌雄同体的“玄武”。玄武不是龟蛇合体,而是蛙蛇合体。请参看赵国华《生殖崇拜文明论》。
[18]别离见《史记·五帝本纪》、《逸周书·尝麦解》、《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澜《中国通史》。
[11]请参看弗雷泽《金枝》。
[7]马叙伦称“姬姓疑盖本为牧鸡之族”,见《读金器刻辞》卷下。
[17]见《承平御览》引《龙鱼河图》,任昉《述异记》。
第三章
[4]人类最早的神是女神,为考古学家和神话学家们所熟知。古希腊神话中,便有大量女神,如天后赫拉、冥后珀耳塞福涅、灶神赫斯提娅、大地女神盖娅、爱神与美神阿芙洛狄忒、聪明女神雅典娜、玉轮女神阿尔忒弥斯、芳华女神赫柏、胜利女神尼姬、公理女神忒弥斯、影象女神摩涅莫绪涅、歉收女神德墨忒尔、陆地女神欧律诺墨等。但在我们民族,主神中的女神只剩下女娲,其他为次神,乃至妖。
[11]见《汉书·律历志下》:“(黄帝)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轩辕氏。”
[2]来由详见本书第二章。
[17]鲧是鱼,见许慎《说文解字》;禹能够是蜥蜴,见赵国华《生殖崇拜文明论》;禹从鲧的肚子里生出,见《楚辞·天问》、《山海经·海内经》;剖腹产,见《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禹头上长角,是一条虬龙,见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袁珂《中国当代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