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决战 1[第6页/共7页]
两天后,邓舍的中军驻营广宁城南,轮值将校出去禀告。
武状元连中三元的,有两个,明清各一人,都是浙江人。
广宁城中的粮草勉强够其自用,邓舍带了五万人,一个月的口粮,起码三四万石,很大的一个数字。王宗哲哪儿敢做主,他道:“如此,鄙人需得禀明潘平章,行或不可,待潘平章决定了,鄙人再来报知大将军。”
邓舍瞪眼他很久,长长吸了口气,勉强压抑下肝火,他提大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道:“摈除鞑虏、规复中华,此主公之志愿也。主公的志愿,便是我们做臣子的志愿。潘平章讲出如许的话,未免看低了邓或人!不消多言,我明日即出军,……”
邓舍把他召入密室,两人密谈好久。出来后,邓舍神清气爽,当即传命全军拔营,当晚出发。这已是李邺等人出军后的第四天了。
杨万虎问道:“拔营?大将军,往去那里?”
邓舍不给他机遇,端茶奉水,抢先问道:“如老先生言语,鞑子攻城甚急,潘平章有何示下?但末将可为,无不尊命。老先生,请讲罢。”
“只不过即便他愿给,也不会承诺给一个月的,定会还价还加,略微迟延些,我军可得些许光阴的休整。”
王宗哲唯有诺诺。
邓舍深思不语。
状元扎堆的环境。
“我听老先生说话,口音似南而有北,想来老先生去过很多处所?”
“拖出去,砍了!”邓舍二话不说,直接令。
“一月不敷的,请潘平章持续拨给。我也不会白要,待我辽阳辎重赶到,便直接送入广宁,还给潘平章。你看行么?”
“如果如此,则为何大将军驻军城外三十里?广宁虽小,大将军的十万虎贲还是容得下的。潘平章叨教大将军:欲待何时入城?城中府舍、虎帐,平章大人已为大将武备好了,只等大将军军马入住。”
“大将军!”6千五痛心疾,道,“潘平章军在城中,鞑子吼怒城外,他又如何管得着?他即便故意去管,却也有力!”此话中带有潜台词,粮道为一军之命脉,岂可拜托别人之手?
邓舍道:“潘平章如果不准,也没干系,待我辎重运到,我一样出军。”
邓舍道:“守城在野。广宁,独一闾阳与之照应。设若鞑子的西路军马出辽西,先克义州,再克闾阳,随后齐聚广宁城下,则广宁成孤城。自古善守者,兵卒精干、粮草充盈,而不见有能守孤城、破敌大胜的。
“元举、王宗哲字也。至正戊子科三元进士,时为湖广宪佥。兼善、泰不花字也,时为台州路达鲁花赤。公允、李齐字也,时为高邮府知府。子威、李黼字也,时为江州路总管。此四公者,或大亏臣节,或尽忠王事,或罹难而亡,故云,若论其好坏,则江州第一,台州次之,高邮又次之,宪佥不敷道也。”
邓舍火气渐渐下去,他沉吟,道:“自有潘平章护我粮道。”
邓舍闻言,神情一动,微微游移,收回了号令,转而道:“且慢,带他返来。”
友情保举:
说完了,他想了想,又叮咛两句,世人躬身退下。
帅帐外走进一人,年约五旬,边幅清谨,装束整齐。见他头带唐巾,一袭青衣,腰悬长剑,剑柄上镶嵌了块缠丝红玛瑙。他向邓舍长长一揖,道:“鄙人王宗哲,见过大将军。”口音古怪,似浙西,又不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