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交拜[第4页/共5页]
邓舍倒是没有想到她会给出一个如许的答复,发笑说道:“且再忍耐半晌。我这便能够把你的盖头翻开了。”
“既如此,随俺来。”柳三拨马就走,马蹄飞踏,掀起灰尘。百十人尾随奔行。柳三骑术不错,一手揽辔,另一手把马刀收回,拿出长笛。他这长笛,乃是向来都贴身照顾,形影不离的。放在嘴边吹响,一曲昂扬荡漾的调子,随风而起。诸军皆应之而歌:“断竹、续竹。飞土,逐敌!”
柳三虽是乐工出身,但毕竟久经疆场,鼓励士气自有一套,兜转坐骑,奔下土山,近至河边,来回驰骋,抽出马刀,与诸士卒高呼说道:“尔等皆为老卒,跟随大将军已久。明天,是大将军大婚的日子。兄弟们,你们欢畅不欢畅?”百余人俱高举枪戈,齐声同喝:“欢畅!欢畅!”
“半夜鏖战,我部连连诈败,已经丢掉了两处县城。也不知派去传讯的弟兄将此动静送去了火线大营没有?”
“将军的意义是在说?”
到了这个时候,罗家来送亲来的娘家人,就该要走了。不过在他们走前,有早就给其预备下的三杯酒要先喝过。此一俗,唤作“亲送客”。这个典礼,不消邓舍亲身去做,拜托给亲戚就行。他没甚么亲戚,任务就交给了赵过。三盏酒过,罗家人告别退走。赵过等送至出门,此为“走送”。
朗朗的吟诵声,传出院中,混入风里。
诸亲兵皆倒抽一口寒气,有人说道:“我部千辛万苦,方才总算是将鞑子诱使出城。且又,也已经丢掉了两座县城。如果鞑子此时撤兵,而我火线大营尚且无备。这,这,……,这难道功亏一篑?”
士卒们驱马入河。交战半夜,人、马俱累。
罗官奴踩踏青色的地毯,行走入中门。中门处,摆放的有一个马鞍。由人扶着,她从马鞍上跨步而过。这一俗,行的是跨马鞍之仪,“鞍”与“安”谐音,取意祈求安然。此一俗,传闻传自唐五代期间。
然后,也顾不得酷寒,他们这才纷繁下水,或饮、或洗。诸士卒的铠甲、脸上、乃至头里,也皆与战马一样,满是血迹。铠甲上的倒也罢了,脸上与头里的,粘在此中,非常难受,不洗不可。
遵循宋时的民风,新郎官所穿的衣服,却还并非是后代的大红号衣,而是绿色的衣裳,戴花幞头。邓舍不肯穿绿衣,选了红袍。来入新房,在床前请罗官奴出。借这机遇,细细地打量她了好几眼。
礼节郎一边不竭地吟诵喜词,一边拿着同心花果和特制的货币撒向帏幕间,货币上刻有“长命繁华”等吉利的话。其所撒之方位,则包含有东、西、南、北、上、中、下、前、后。一时候,室浑家满,室外拥堵。
随后,有人奉上镜子,罗官奴做个模样,取镜照面。嫁报酬妇,要重视仪容。“妇容”,也是妇德之一。自此非是女儿时,需求时候重视端庄有礼。再往前走,到三重门。此处,需得请人开弓射箭,连射三箭。此一俗,也是与“撒豆谷”类似,为避神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