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学校 2[第2页/共4页]
“主公想必晓得,辽东空中曾有一个渤海国。立国在武则天圣历元年,二百余年后亡于辽。自辽、经金、至元,又四百年,其民虽已多入女真、汉人籍,可至今海东另有遗种。何况渤海与高丽分歧,渤海立国只要二百余年,高丽自箕子到现在,立国千年,要完整的灭其种、化其民,百年已经算快的了。”
邓舍楞了楞,能叫一贯有话直说的洪继勋难堪,说出“不知当讲不当讲”的话来,会是甚么事儿呢?他神采不动,心念电转,微微一笑,说道:“先生三纲五目,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先生的观点,我巴不得想多听一些,有何为难?固然说来!”
洪继勋道:“姚大人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祭文由他来写,最好不过。臣,另有一事,欲请主公考虑。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说,他敢出言驳斥洪继勋,姚好古的默许是其一,那么,对邓舍心机的测度就是其二。他曾听人提及,邓舍有过号令,鼓励军中将校纳高丽女的同时,不准娶之为妻,只许纳觉得妾,其情意由此可见一二。
他转而向邓舍拜倒,道:“蒙元世祖旧制,贱高丽女子,不以入宫。蒙元满朝文武,以高丽女子为妻者,一个也无。蒙元鞑虏,尚且如此,何况主公呢?何况主公娶妻,此为家事,岂可堂会群情?”
他当时感觉这场景很好笑,现在放在本身的身上,只要无法。
邓舍心中一动,看了姚好古一眼,道:“甚好。这祭奠檀君祠的祭文,就请姚先生来写罢。”
洪、姚两人观点分歧,不能说谁对谁错。正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考虑。
这与昨夜姚好古的判定基秘闻同,邓舍大喜,道:“先生快快讲来。”
“南高丽不比北高丽,三韩土著特别固执。且此地多山、多水,倒霉骑军纵横,以蒙元最盛时的兵力,尚且不能尽灭其国,况主公耶?蒙元虽有旧制,不建立高丽女子为后,但是蒙元之以是能够皋牢高丽,终究采纳的不也是和亲的政策么?
“今主公,何不循其旧例?如此,汉丽一家,才是真正的一家!何止对皋牢北高丽之民气,即便对用兵南高丽,也是大有好处!主公请想,主公如果娶了南高丽王的姑姑为妻,那么主公就是他的姑丈。寻个南高丽王无道的借口,姑丈讨侄子,天经地义!且必定能够是以获得很多南高丽怀有二志之宗室文武的支撑。”
不过,凡蒙元宗室的女儿都能够称之为公主,嫁入高丽的,多为此类。其辈分大多高过当时的元帝,元帝下诏,常称之为皇姑,而对高丽国王,却不称皇姑丈,以驸马国王称之。这就是高丽“驸马国”的来源。
洪继勋既然提出这个建议,天然就会想到要面对的困难。他在条陈上写了,不需求动用海东的丁壮。开春后不是要攻打南高丽么?能够打劫南高丽的人丁,加上疆场俘虏,尽数摈除,用来修路。
“所谓汉丽一家,比方家中兄弟。要让汉人、美人都承认,相互有不异的先人,有一样的姓氏。汉为兄长,丽为幼弟。
洪继勋迟疑半晌,开口说道:“臣记得,南高丽王献给主公的有几个高丽公主中。遵循辈分来讲,此中有他的侄女,也有他的姑姑。主公至今未娶,若选其一,娶之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