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缺粮[第2页/共4页]
“何事?”
益都城中的存粮未几了,几万人吃喝拉撒,一天下来,破钞极大。颜之希固然已被任命为行省摆布司员外郎,但只要吴鹤年一天不到,益都知府的活儿还就得临时归他办理。以是,他问出了这个题目。
“此往江浙,干系买粮重担,非常平常。使者非得能言善道之人不成。臣不敢擅断。叨教主公,该遴派谁去为好?”
罗李郎说道:“大战才过,民气机归。快过年了,我们想过年,将士也想过年。城中粮食又不敷够。臣觉得,主公如果没有别的安排,不如,就先把他们遣返归去海东。”偷觑了眼邓舍的神采,又说道,“当然,察罕才退,各地原有的驻军丧失不小,处所上也不能没有强军接防。主公如果为此而担忧的话,救兵倒也不必全数遣返。少留下一部分,城中再紧一紧,约莫也还是能够对峙到开春。”
“不错。要从江南买粮,只要走海路。”
这一场大战,不但处所上的文官死伤甚多,山东降军更是丧失惨痛。最严峻的处所,比如莱州,位处敌我两边狠恶的争夺区,多次经历鏖战,原有的驻军可谓十不存一。又比如泰安,陈猱头部固然骁悍,死伤也是极多。再比如济南,刘珪部万余人,或死或叛,当今剩下的也是寥寥无几。
“那你们的定见是甚么?”
邓舍考虑沉思好久,把益都诸臣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遍,姬宗周?颜之希?鞠胜?罗李郎?倒是与罗、方两人类似,这些人亦各有不敷。或只要胆识,或辩才不敷。一时候,竟是无人可选,不由迟疑问定。
“洪先生,你对此有何观点?”
对海东救兵,邓舍是有设法的。
邓舍最赏识能文能武的读书人,这一点,在海东早就大家皆知了。起初,还是在攻取益都的时候,鞠胜以文士之身,亲身上阵杀敌、觉得内应,是以更获得了邓舍“儒生表率”的赞成。姬宗周化用前人的诗句,嘉奖杨行健之同时,小小拍了邓舍一记马屁。杨行健还欲待推让,邓舍哈哈大笑,说道:“自强,你就不必谦让了。这出使之职,非你莫属。”
洪继勋的阐发不错,海东存粮仅够自给罢了,希冀它来援助益都明显是不太实际。邓舍却皱起了眉头,说道:“从江南买粮?”
洪继勋摇了点头,说道:“不然。”
颜之希的定见与他一样,也说道:“罗郎中所言甚是。”
他当即点头,说道:“我们在这里猜测,毕竟只是猜测罢了。究竟能不能从江南买来粮食,只要去试一试才气晓得答案。张士诚、方国珍前阵子才刚派了使者来,礼尚来往,我们还没有回礼。洪先生,这件事儿,交给你去办。借回礼的机遇,把要求提一提。看看他们会如何说!”
“若从别的处所集结呢?”
姬宗周也是闻言之下,紧皱眉头,说道:“当今济宁诸路皆在察罕的手中,划一从6路上隔断上了我们与江淮的联络,……。”
“即便遣走一部分,城中的存粮也只能对峙到开春?那开春今后如何办?罗郎中,你摆布司可有对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