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7页/共8页]
麻仁丸火麻仁(二两) 芍药 枳实(各五钱) 大黄 浓朴(各一两)研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以知为度。
少阳
小青龙汤麻黄(去根节) 白芍 干姜(不炒) 甘草 桂枝(各二钱) 半夏(三钱) 五味子(一钱) 细辛(八分)水三杯半,先煮麻黄至二杯半,去沫,纳诸药,煎八分,温服。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二钱。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钱五分。小便倒霉,小腹痛满,去麻黄,加茯苓四钱。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二十一枚。按论云∶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今芫花不常用,时法用茯苓四钱代之,即猪苓、泽泻亦可代也,但行道人当于方后说明。
《三因》白散滑石(五钱) 半夏(三钱) 附子(二钱,炮)共研末。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蜜三钱,水一杯半,煎七分服。
川萆 (四钱) 益智仁 乌药(各一钱半) 石菖蒲(一钱)一本加甘草梢一钱五分,茯苓二钱。水二杯,煎八分,入盐一捻服,一日两服。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 (各一斤) 白术(半斤)共研末。酒服方寸匕。今用一钱,日再服。怀胎常服即易产,胎无痛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黄柏 知母(各一两) 肉桂(一钱)共研末,水泛为丸,桐子大,阴干。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附方∶《外台》茯苓饮 治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此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此方最妙。
愚按∶自汗者,去葛根,加栝蒌根三钱,附子五分。产后痉症,十中只可救一,除此方外,无一善方。
叶天士云∶起火惊触,致五志阳越莫制,狂乱不避亲疏,非苦降之药,未能清爽其神识也。
桂枝汤桂枝 白芍(各三钱) 甘草(二钱,炙) 生姜(三钱,切片) 大枣(四枚)水二杯,煎八分,温服。服后少顷,啜粥一杯,以助药力,温覆微似汗。若一服病止,不必再服;若病重者,一日夜作二服。
清闲散(景岳) 治妇人思郁过分,致悲伤脾冲任之源,血气日枯,渐至经脉不调者。
方见《腹痛》。
妇人科方
此方全用撑法。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者也,浓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撑开血脉,俾恶露不致填塞。羌活、荆芥疏浚太阳,将背后一撑,太阳经脉最长,太阳治则诸经皆治。枳壳疏理结气,将面前一撑,俾胎气敛抑而无停滞之虞。艾叶暖和子宫,撑动子宫则胞胎灵动。贝母、菟丝最能滑胎顺气,将胎气全部一撑,大具天然活泼之趣矣。加黄 者,以是撑扶元气,元气旺,则转动有力也。生姜通神明、去秽恶、散寒止呕,以是撑扶正气而安胃气。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 治支饮不得息。
通脉四逆加人尿猪胆汤干姜(六钱) 甘草(四钱) 附子(二钱,生用)水三钟,煎八分,加猪胆汁一汤勺、人尿半汤勺,温服。
崇高辟瘟丹 崇高辟瘟丹,留传活着间。正元焚一炷,四时保安然。(此歌出聂久吾《汇函》)羌活 独活 白芷 香附 大黄 甘松 山柰 赤箭 雄黄(各平分) 苍术(倍用)上为末,面糊为丸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正月月朔侵晨 ,焚一炷辟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