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喜宴 终[第1页/共8页]
一员小厮抱来两盆红菊,摆在雕饰精彩的窗柩下,又找来莲洒,与这两盆娇花浇水松土。季府中素不喜过分砥砺,而康和院更是因为其小仆人生来体弱的原因,向来是不摆那些辛香刺鼻之物的,待入了秋冬,百花萧杀,才有些淡雅的菊梅盛开,也不至于过分冷僻。
等候水烧开的时候,余锦年便趴在灶头,深思着本日做些甚么小食,跟着锅内热水咕噜噜地沸开,他视野扫到昨日给穗穗哄去驱邪的糯米上,俄然来了打算。
他先将糯米淘净,捞在海碗里,加少量净水上屉去蒸。灶底下添了把柴火,将灶膛烧得旺些,他就转头去做这糕里的夹馅,馅儿也简朴,就是黑芝麻与白糖,但做起来却又有几道费事的工序。
余锦年点头称是:“不过是取个好听的名儿,吃着也欢畅不是。”
这可真是天大的奇事了!
季鸿闭着眼睛歪靠在墙边,似是打了盹,身上裹着的烟色披风垂散在地上,他神采惨白,眼角微红,墨睫在眼下扫出了一道浅淡的暗影,看起来温馨极了,全然没有下午初见时的那股凛然寒气。
字是要认的,书也是要学的,只是不是现在――他安抚本身――现在得先攒钱才行。
“先生?”余锦年回过神来,见王墨客也在神游天外,就又唤了声。
更夫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随即便承诺了。余锦年也没叫他白来一趟留了遗憾,到后厨用油纸包了一小碟元宝蛋卷,送他路上带着吃。更夫没想到另有这等功德,却架不住内心发馋,推委了一番就收进怀里,转头高欢畅兴地走了。
但凡是当世美景处,当然是少不了文人骚人的萍踪。每年初秋,才子才子们齐聚青鸾台,斗诗比文,一展文采,拔得头筹者天然是风景无穷。
本日更夫筹算在一碗面馆落脚安息,还在他们门口打落更,本是一件功德,但是……
来买雪花糕的街邻们乐得笑起来,纷繁点头:“都雅的,都雅的。不但小年哥儿的技术都雅,人也都雅!”
前堂的门客只见少年快步跑出了店门,叫都叫不该,正迷惑间却又见他翘着嘴角走返来了,手里还采的一支月季,鲜艳欲滴。正巧穗穗也睡醒了,循着香味找进后厨,正瞧见小年哥在洗花瓣。
他今早想出的吃食,名叫“雪花糕”。
**
青衣蜜斯又问:“此去夏京另有多少日程?”
“这是早上新做的雪花糕。”余锦年先容道。
刚出了面馆没几步,他就馋心难耐地翻开了油纸包,见里头躺着几个甚是敬爱的扁圆卷儿,还热乎着,且真像元宝铜钱似的内里一圈内里一圈,这两个圈儿是蛋皮做的壳子,中间是藕肉馅儿,咬下去蛋香肉香一齐进嘴,不但味道好,寄意也好,元宝元宝卷出去。
人们本也没当回事,毕竟那位公子||宠||辱不惊的,天大的事儿也没叫他露过面。谁知,嘿,这回真是奇了!战书下了没有两天,便有人传出话来,说青鸾公子应下了!
“不要,鸿儿要看桂花!”小娃娃跳了跳脚,两只短短的手臂伸展开比划了一下,“那么大的桂花树,延哥哥带我去看过的!”
因着眼下夏末转秋,迟早的气候垂垂地凉了,不宜再贪吃那些寒凉之物,因而便想做个滋养脾胃的小吃来,这会儿灵机一现,便想起了这雪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