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道训[第1页/共7页]
而出入于百事之流派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
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贤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
夫精力量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毛者以老。是故贤人将养其神,
原也。
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故士有必然之论。女有不易之行,端方不能周遭,钩绳
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迫则能应。感则能动,物穆无穷,变无形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稳定。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
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但是消逾亟。
于平静;究于物者,终究有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所谓天者。
笼,因江海觉得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缴不若无形之像。夫释
万物回周扭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是故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成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成胜
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倒霉货财,不贪势名。是故不以康为乐,不以慊为悲,不
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
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沈浮俯仰。恬但是纵之,迫则用之。其纵之也若委
其所求则得。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是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是
者,其行也,足贵<走朱><>、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招之而不能见也,呼
如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俄然,如有所丧,欣然如有所亡也。是
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
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
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法度科罚,何足乃至之也!是故贤人内修其本,
享无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
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支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
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成不慎
则后者违之。由此观之。先者则后者之弓矢质的也。犹钅享之与刃,刃犯难而钅
纯粹朴实,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差智故,曲巧诈伪,
故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许由小天下而不以己易尧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
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转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
之口,穿盾之牛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夫井鱼
穷僻之乡,侧溪谷之间,隐于榛薄当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
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成究,纤微而不成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
声,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遗风,射沼滨之高鸟,逐苑囿之走兽,此齐民之
不成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周遭曲直弗能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