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斗诗[第2页/共2页]
现在李秋远让他率先提诗,这不明摆着是要让他抓住先机,先在三位院长面前矫饰一番吗?
“嗯,快开端吧!”
见此景象,李秋远开口叫住了他:“兄台,且慢!”
“嗯,虽说平仄不敷工致,不过即兴之下能写到这个程度,倒也算得上是文采斐然,看来近年来我临江才俊是越来越多了!”
“高楼江边立,高处不堪寒。”
就连宋清辉的脸上也透暴露了一丝不悦之色。
“天门间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宋渊明的一句客气式的夸奖却让青年为之自喜,目睹着对方在那捂嘴轻笑,李秋远不由无法叹了口气。
“青山诗会数年一届,乃是我们这些读书人的嘉会,如果中间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分开了,那岂不是错过了这场平生可贵一见的嘉会?”
“我这首诗名为望临江湖赠宋院长,还请几位前辈不吝见教!”
青年站定脚步,转头看向李秋远:“如何?莫非中间是想挖苦我吗?”
宋清辉先是对此人的诗句停止了一番点评,随后又将目光转向了李秋远。
此诗一出,在场世人纷繁喝采,而那明之前还在质疑。李秋远的青年,此时也已经将头低了下来。
“小友,轮到你了!”
为了能在此次诗会上拔得头筹,也为了能够顺利插手青山书院。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青年闻言,脸上闪现出了一丝笑意:“多谢宋院长赐题!”
他如果不抓紧这个机遇,那就对不起他方才主动挑衅的勇气了!
以宋清辉为首的三位院长暗里扳话了一番。
以临江楼为题几近是历届诗会的一大常例。
更有甚者乃至开端筹措着寻觅执笔,想要将这首诗记录下来。
李秋远此言一出,那青年顿时被气的神采乌青。
“鄙人并无这个意义,只是感觉你我同为读书之人,本就不该自相伤害,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算争出了个高低又能如何?也不过是在旁人面前矫饰一下罢了。”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既然我们明天是在这临江楼中停止诗会,那就请二位以临江楼为题目,赋诗一首吧!”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诗之事并不是依托文采便能对付了事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临江城。”
“既然这位学子已经向我请题,那老夫便在各位面前矫饰一下资格,也为我们本日的诗会出一个彩头。”
目睹着二人剑拔弩张,他的脸上闪现出了一丝笑容:“本日诗会本就是斗文之处,二位固然剑拔弩张,却也不失文人风骨。”
就连陈晴墨,对于李秋远的临场阐扬也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