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神女降世[第1页/共9页]
暮青命标兵军头前探路,三十里一报,雄师入山的头一日未见埋伏,第二日未见埋伏,第三日仍然不见埋伏。
当明天子勤政,半夜寝息,五更上朝,下了朝即往太极殿批阅奏章,召见要臣,日理万机,白日少有回寝殿的时候。
月杀脚步仓猝,一贯冷酷的眼底竟生着几分神采。
暮青道:“有志者事竟成,本宫正有为四州培养一批刑吏之意,望卿保举一些有志学子,前来神殿觐见。”
安宁四州并非易事,为防三年又三年,她一天都不想担搁。
步惜欢道:“传狄王至太极殿见朕!”
暮青道:“很明显。”
城外百花盈道,城内市铺结彩,香丝环绕如生白云,黎庶伏拜如迎新春。神甲侍卫在前,朝廷兵马在后,四司长老执缰引驾,三万余众浩浩大荡地行入中州城,仪仗的步地竟不输大图新帝即位的卤簿。
但是,沿街的门后、窗后却有无数双眼睛谛视着领兵入城之人,那人是个女子,雪披风,银铠甲,双十韶华,容颜惊世。她迎着红云策马而来,落日照不化眉眼间的清霜,黄尘遮不住凌风傲世的脊背,生是闺中女儿身,风韵却赛过万千男儿。
蒲月二十四日傍晚,武牢山下,三州兵马会和,四司长老也率神殿鬼军从中都赶到了。除殷长老外,其他三司长老皆是圣女景离夺权以后委任的。景离失心一事,百姓尚不知情,唯有四司长老晓得。
一年前,大安县庙曾被暮青奥妙夺占,这日傍晚,她光亮正大地驰太长街,登上高城,入主县庙。
那是一种悠远的石音,非铜钟之震耳,非玉钟之清脆,低缓悠长。暮青立在钟上举目远眺,银甲辉同日月,钟声扫荡周身,江山尽览,龙脊伏吟,她俄然明白了何谓受洗。
次日凌晨,两营兵马出了城,兵分两路,往褚县和永定县而去。如暮青所料,两县内的神殿兵马一样弃城而去,不知所踪。
令鄂族女子不再受斋戒之辱,令药作司再无蛊童,此乃轩辕圣女之志。当年,此志不为宗法所容,现在旧神权已败,机会到来,暮青不但命令鼎新,还减免了四州多项苛捐重税,并下拨赋税,令各州开设养济院,济老慈幼。
*
这桌子菜是洛都皇宫御膳房里一个专司江南风味菜肴的御厨做的,人是巫瑾调派来的,怕暮青吃不惯中州的风味。暮青对吃食一贯不挑,本日看着桌上精美的御菜,却记念起了在盛京的时候。那年除夕夜,步惜欢偷偷到都督府里陪她守岁,一碗香喷喷的五谷饭和一盅甜美的梅酒,配上几碟杨氏做的小菜,听着大寒寺的钟声,那才是年味儿。
若想让鄂族百姓信赖转世祖神降世,必必要持两件秘宝鸣响神钟,只要神钟一响,是谁鸣响神钟的并不要紧,只要能持两件秘宝回到中都神殿,谁就是鄂族百姓心目中的转世之人,以是与其把兵马破钞在守城上,不如在武牢山中决一死战。
天降大任,尹礼如在梦中,办差却很敏捷。很快,殿值们便根据名单前去各州县,将尹礼保举的学子带来了中州神殿。与此同时,洛都朝廷委派的一批州县官吏也到达了神殿。
三个月来,百姓没等来一纸政令,倒传闻神女殿下经常驾临官方,决久积之要案,闻黎庶之诉求,有些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神女殿下只需问个三言两语便能定夺,乃至有人尚未开口,她便能知孰是孰非,百姓无不敬若神明。畴前,莫说神官圣女,就是县祭大人的官靴都不沾官方的地,更别说沾一沾田间的泥了。而神女殿下常为了一桩民案带着洛都朝廷派来的官吏和一些学子到村落查访,轻车简从,体察民情,中州百姓无不对神女恋慕有加,就连看朝廷官吏都扎眼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