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两知州(下)[第1页/共4页]
“宋候,你真是好官哪。”二十几个番人号淘大哭,捶胸顿足。
几人坐下商讨。分红两部分做,一分是高贵的货色,这些都是暴利,包含宋九的琉璃,以及香料宝石等等。这必必要抽解,两边取付出百分之五的税务。但为了鼓励大宗买卖与交税,如果超越五万贯的可减去百分之一,超越十万贯的再次百分之一,二十万贯的再减百分之一。浅显货色按宋朝住往税交纳,一样也享用大宗买卖的优惠。
要骂就骂我们几句吧,不带如许玩的。(未完待续。
但想到东面那块灰地,宋九神情当即变得萧索起来。
这个政令更特别,宋九在湖南记了日记,只是他的一种设法,有的能用上,有的没有效上,但在湖南堆集了很多经历,包含水中坝,围田,筒车,梯田,由潘王等人,以及各个小吏口叙记录,再做点窜清算,刊成小册子印刷后,知县以上的官员一人一本,再就是去瘴疠,疟疾必定存在的,但瘴疠有没有,还是一个谜团。各州都有瘴疠地盘,包含广州,南边的端州更是重灾区。宋九不大信赖,可他又不能调几千人强行在内里住上几个月来考证,万一出了事,结果谁来承担?宋九解释了一部分启事,又将各个瘴疠地点地形图看了看,多是两种环境,一是麋集的林间,特别是山谷里,水汽多,败北物多,一处就是大江大河河边,多在拐弯处,弯面大,水流对着弯口行走,在弯面反而构成一个静水区,上游飘过来的动植物尸身于此不走了,开端腐臭。有毒气倒也不怕,关健是这些地区最招蚊子过来,它们在上面爬来爬去,再往人身上叮咬,疟疾来了,没人说疟疾,而是说瘴疠。
“好”一起欢畅地说道。宋九说过,今后各个商品想体例卖给番商,赚天下的钱,这听上去就感到威风八面了。
有所得,必有所出,补葺堆栈,让他们货色来了就有处所储放。同时订正各种庇护法律与政策,保障他们人身安然,乃至练习一支小范围的海上巡查队,剿除本地海盗,起码在大陆这一块,不能让他们给海盗抢走财物。
宋九来到港口,看到他胡床来了,一大群番子伏于空中,雀跃喝彩。潘惟德分开父亲,又神了起来。道:“妹夫,你行啊。”
衙内从马背大将行李取下,宋九翻开看了看,说道:“随我见番商去。”
这笔买卖,他们又赚了很多,广州未烧,有很多酒楼与妓馆,如有兴趣,内里另有番妓,传闻有人从欧洲带来女子,但带过来金发碧睛,并且体毛多,中原人觉得是妖怪,因而没有人带过来了。也有一些黑人女子,除了刘鋹这个重口味的,百姓也不喜之,还真有几个,价非常卑贱。当然,看个别致还是能够的。
要做的事很多,水利门路教诲,但是那里有钱。
打交道还是番商,有少量汉人开端下海。未几,也不远,仍然受着唐朝政策影响,制止百姓出国。何况海上风险大,于其在海上冒险,不如购得番货。再卖给番人汉货,赚的钱很多些。以是南汉汉人海客仍很少。
潘美道:“两个知州啊?”
几人商讨了两三个时候,这非同小可,将这些办法与法律派快马通报都城,让赵匡胤核阅批准。
蚊帐用度不高,若真是穷到连蚊帐都用不起,让各耆户长与里正统计核实,将名单上报,由朝廷同一派专人挨家挨户发放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