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义诊[第3页/共3页]
到了这一日,四周百姓凡是有些病痛在身的哪有不去的,如果实在贫困,师父们慈悲,便连药钱一并施与也是常有的事。
清慧眉头越皱越紧,不由问道:“这位施主,你娘是何时觉到腹痛的?如何这时才来?”小伙子哽咽道:“明天早晨我卖了柴归去,就看娘她……她只说肚子有点儿疼,不碍事……明天我就没敢去打柴。娘不是实在忍不过了,不会叫我带她找大夫……我们娘儿俩就靠我自个儿打柴,娘又不叫去城里,只说庵堂明天义诊,又走了这么远山道儿……我……我……”说着已是放声大哭。
本日看看已是申末酉初,又是寒冬,入夜的早。再晚,恐下山多有不便,几个小尼姑在殿前向世人见礼,若不是急症便请散去。
剩下未轮着看病的也另有十几个,不免有些绝望。但一来在这佛祖跟前,怀着畏敬之心,二来也尊敬庵里师父,倒无人说甚么,只合下个月早些来便是。
转过身来,若瑾看着清慧悄悄道:“师太,我要切开她的腹部,将坏死化脓的蚓突切除。您莫要惶恐,稳定双手,才气助我顺利完成手术。”清慧神采发白,神采却果断,不言声只点了点头。
那小伙子本已绝望,听得此言,忙冲若瑾叩首,“小师父,求你救救我娘,小人做牛做马酬谢你小师父……”清慧也微微点头:“三成也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纵是不成……想必这位施主也不会见怪。”说罢,看向那小伙子。“决不会!小师父只要能救,不管……不管能不能成,都是小人母子的仇人!”说罢,又重重磕下头去。
本来大梁朝的风俗,除医馆以外,各地大些的寺庙庵堂也多有善医术的。削发人慈悲为怀,常有施医施药之举,给百姓行些便利。想那贫民家度日尚且不易,有个头疼脑热,抗一抗也就罢了,如果急症重症,平常那里看得起大夫吃得起药?
别说是医用酒精,这尼庵当中,便连浅显的酒也没处去寻。只要盐水勉强用来消毒。用纱布蒙上口鼻,又查抄一遍东西并桑皮线,若瑾对着观音菩萨的圣像冷静祷告:“菩萨慈悲,保佑我手术胜利,救这妇人一命!看云前辈,你在天之灵也祝贺我吧,也不枉你留下这些拯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