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入江湖[第1页/共3页]
“徒弟讲的这诸多江湖百态,逸闻趣事,徒儿兴味索然,早了然于胸。”
“如此说来,徒儿已有师弟了。”断云铁笑了笑。
老者亦不言语,只挥了挥手,断云铁便回身出了树屋,又一跃而下,长啸而去。
老者打量着虎背熊腰的断云铁,说道:“这十来年,你已尽得为师真传,你性子沉稳,宅心仁厚,体质健旺,资质也可谓上佳,沉暝掌这类薄弱精纯的掌法最合适你,故你小小年纪才气习成这七式沉暝掌,有这般修为,也实在不易。空瞑心法与这沉暝掌相辅相成,须得齐头并进。你此去,凡是有闲暇之时,内功掌法,皆要勤加修习,不成误了。”
“你大师兄二十年前便已……过眼云烟的旧事,不提也罢。”老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发觉的哀伤,又说道:“当今各路诸侯虎踞龙盘、锋镝鼎沸,王朝已到存亡攸关之际,炀帝必是破釜沉舟,最后一搏,朝中更是风声鹤唳,凡是有异心者,必遭殛毙,古大人恐是大限将至,家室也定遭扳连。”
“徒儿谨尊徒弟教诲。”
断云铁不由扼腕叹道:“可爱这炀帝昏庸,可叹古大人一世豪杰啊。”
“铁儿,现在你年方十八,正值芳华韶华,当是意气风发之时,大丈夫须有大志壮志,且不说名扬四海,也当作绩一番奇迹,不能一向随为师守在这荒山野岭当中,庸碌有为。”
“为师平生,直通三朝,凡是王朝更替成大事者,必是勇敢断交、心狠手辣者;心慈手软、踌躇不决者,机会稍纵即逝,迟早大祸临头。古大人长年在黎阳,百口长幼也皆随军,如有不测,必遭灭门之祸。”
白叟捋须浅笑道:“搀扶强大,救人于危难,倒不枉了为师的教诲,呵呵。”
“是,徒弟。”
到了树屋底下,断云铁兴高采烈地高地喊道:“徒弟,徒儿返来了。”说完便攀着藤梯,噔噔噔几下便上了树屋。
“徒弟你不会是要徒儿再去劝戒古大人吧?”
老者叹道:“却不知似他这般仁慈心肠之人,难成霸业。”
次日凌晨,断云铁早夙起家,来到徒弟房前道别:“徒弟,徒儿已备好金饰,特来向徒弟道别”
断云铁一起小跑,便到了一处山洞口,那山洞口外是一块阵势平整开阔的草坪,上有石桌、石凳以及很多枝枝叉叉的树杆和糊口器具,洞内里有木制板凳和土灶,内里粮米肉干等一应具全,本来是师徒二人储物、造炊饮食之处。
断云铁在洞口处的土灶生起火来煮米饭,又在一边架起树支烤兔肉,小半时候,洞中已是香气四溢。
“铁儿返来了啊,本日怎地傍晚才回?”答话的是位老者,声音衰老浑厚,又充满慈爱,只见一名身着陈旧长袍、已是逾颐之年的老者从里屋踱步出来,老者身形略有些清癯,须发俱白,红光满面,一双通俗的眸子华光内敛,只透出那光阴的沧桑。
“徒儿聆听徒弟教诲。”
“铁儿你听好了,为师要你前去黎阳,若古大人已遭不测,你定要寻得古公子存亡,若祸事未至,你可去拜见古大人,并将为师手书献上,我书中只荐你做个差使,古大人自会安排你入职虎帐,如此你便可暗中庇护古公子及其家室,再视情决计,如有危难,尽量压服大人许你把古公子带走。”
断云铁进得屋内,见徒弟端座在床上,双目微闭,便拜倒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