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潢潦可荐[第1页/共3页]
董卓正色,回道:“咱陇西一带,是以孙羌官职最大,且我与他也打过几次交道,讲起话来倒也便利。这太守一职倒也能让我屈附于他,再小的官可也入不了我眼。”他倒也谦虚,太守一职已是处所官首,他竟说本身是委曲凭借,可见董卓之高傲心性。
董高见他说到重点,自是欣喜,回他道:“客岁寒冬,封缪、很多、滇那几支羌寇攻打武威,烧庐劫舍,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现已是财匮力尽,民不聊生。我知大人刚到武威月余,倒是心焦民怨之声,想要复兴百业。我有一策不知可否为大人助些绵力。”
杜震哈哈大笑,与他道:“潢潦可荐,你又何必去求别人呢?”这潢潦为何?雨水流於地者!倒是说前人在祭奠之时,心胸虔诚,便是地上的雨水也可供奉,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杜震倒是在奉告董卓,去见张奂如许的人物,便不能仰仗礼品、财帛这些俗物。
董卓笑笑,对他道:“兄弟,你附耳过来……”他对那兵丁私语几句,那人对他看了又看,董卓又塞些财帛入他袖中,他便回身进府禀报去了。
经那兵丁带路,董卓来至太守府大厅,初见张奂,正坐客堂上首。本觉得他是身高八尺、英姿威武之人,不想倒是文人穿扮,花甲白叟一名。
董卓听了,立时舒展眉头。以董家权势,也只是与处所小官能打交道,朝廷大员却还真是攀附无门。
张奂也是政务繁忙,酬酢一下便问闲事:“董卓,方才我听人讲你是来给我献策的,不知你远道而来,对何事有所高见?”
因而董卓言道:“义弟,你看我们可投奔段颎否?”
董卓听了,想想道:“你这话倒也对。”他确是对孙羌极其体味,在他主事之前,他老爹董君雅便与他讲过,这位太守大人又贪又黑,便是他董家在孙羌手里也吃过很多亏。
董卓心中欢乐,看来这两条荐策已是被他接管,他现在之举倒是要还情面了。董卓当即跪倒,道:“太守大人,我董卓蜗居小地,倒是一心想做一番成绩,苦于报效无门,还烦请大人能够提携鄙人。”
杜震心中稀有,道:“义兄,若你要雄天下,这董家庄只是你的起点罢了。”
张奂笑笑,问他道:“你是陇西董家人?”
他便随便找个借口道:“但是武威离毕竟不是陇西,我这董家庄还要不要了?”
杜震不答,却反问道:“你如何想要投他?”
张奂听他说的拽文弄词,心道没想到这位董卓看似卤莽,倒是有些文采。他那里晓得,这些都是杜震教给董卓。
董卓持续道:“这第一件事便是一年当中不收任何赋税,使百姓得以缓息;第二件事,我传闻武威一带,官方有一民风,凡是仲春和蒲月出世的孩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全数都要正法。鄙人觉得此举虽是民风,倒是极伤民气,若大人能废此俗,定能收聚民气。”
董卓不解,问道:“贰心中有何急?要我们来解?”
董高见他不提提携之事,相反另有别事,心中虽是不悦,却又不敢透暴露来,只好问道:“大人还为何事烦忧?”
杜震在董家庄四年,倒是因着董卓,他早将西北羌汉时势看的通透,他嘱董卓要依势壮势,借由别人力量生长本身。不过董卓再次忧心,他真不知投奔谁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