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政事与兵事[第1页/共2页]
“恭喜陛下亲政。”
“朕说了,朕要尔等侍寝!”
“东楚兵力,将两千御林军核算在内,现在共有十万余人。”
“南江四郡,本月需募新兵,军饷加一起,共三十万两。”
夏琥颤着身子,心底又有惊骇,又有欣喜,走到陈九州面前,不知所措地坐了下来。
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陈九州放在此中一个小寺人手上。
夏琥吓得又仓猝昂首,正襟端坐,本来的醉意,早已经不翼而飞。
陈九州冷冷拂开袖子,欲走出去。
“陈、陈相。”
却不料,夏琥哭哭啼啼地跑过来,一把将他的腰抱住。
但仿佛,越来越迷茫了。
从袖子里取出第二份卷宗,陈九州昂首扫了夏琥一眼,持续开口。
夏琥的神采,一下子“唰”的发白。
“陛下,现在还是白日。”
“两万守天子关,六万守南江四郡,万余守悬马道隘口。”
三十下杖棍,换成青壮之人,尚且受不住。
“还请陈相,莫要难堪陛下!”刘总管撑侧重伤的身子,俄然跪了下来。
“本月末,东楚商船经往徐国,购买战马千匹,需破钞三十万两。”
夏琥神情颤抖,连翻开卷宗的勇气都没有。
“陈相!”
“未、未感觉。”
“陛下委曲,陛下也怕应了观星官的谶言,那么好,栀水之盟陛下便不去了,东楚便不去了,摆布都是个亡国,早一点晚一点,并无辨别。”
“以是,陛下现在还感觉,东楚要如何?”
“东楚病弱,十万之兵,已经是东楚能蓄养的极限,不过另有好动静,南江四郡本为敷裕之地,若安宁下来,东楚兵力,可再添五万。”
陈九州心头发酸,将老寺人缓缓扶了起来。
“为君者当如何!”陈九州怒喝。
陈九州冷冷坐了下来,看着面前混乱不堪的夏琥。
“一季以内,若起战事,百姓不能普通赋税,我东楚财务亏空,只得裁军三万。”
“陈相!!”
“一月,两月,还是一季?”
“陛下与皇宫每月调剂,也需十万两。”
“秘闻在河安郡,另有一处大宅子,几十亩良田,若刘总管成心,不若便告老吧。”
夏琥惊诧昂首。
夏琥冒死抹着嘴巴的酒迹,声音仓促至极。
“我东楚,国库现有一百二十余万两,五藩不进贡,而东楚则需向徐国,每年进贡一百万两。”
合上卷宗,陈九州冷冷丢到夏琥面前。
不幸奉侍了夏家三代帝皇的刘总管,现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两个小寺人一边垂泪,一边谨慎喂着药汤。
“别要死要活的,让你们给刘总管多筹办些药膳。”
……
“为、为何如此贵?”
“陈、陈相,朕错了,陈相勿怪,不日出发,朕、朕与陈相,一同去栀水之盟!”
“回、回陈相,朕不知。”
陈九州沉默地拿起药碗,缓缓吹去热气。
“还政之前,秘闻先替陛下好好捋一下,还请陛下恭听。”
“拨往天子关的军饷,十万两。”
在来东楚以后,他一向有个巨大的设法,想把本身那位不争气的小舅子,打形成不世明君,交战如霸王,治国如高祖。
入宫面圣,陈九州并未当即去御书房,而是往侧边的司礼监走去。
两个小寺人见到陈九州走入,仓猝跪伏在地,止不住地抹眼睛。
“陛下未长大,老奴不敢退啊!老奴晓得,陈相本日上殿,必定想为老奴讨公道,但还请陈相部下包涵,陛下不过束发之岁,担惊受怕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