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去北京[第2页/共3页]
陈老爷道,“分一分就是,我们村儿的亲戚,走的近的,一家几只也就分了。”
不说别个,褚韶华与陈大顺这刚结婚,总分开两地就不好。
陈太过分日子是真俭仆,陈老爷就瞅不上她这只往小事儿高低死工夫的小算计。哎,算了,小事儿也办不好。陈老爷道,“到北京这一道,人还顾不过来哪,你还要带着十几只鸡?路上是顾你还是顾鸡啊?”
陈老爷的确是拿老婆没法,说她,“你别老说亲家这些话。”
“这是我说的?你不晓得,自你跟大顺走了,亲家老爷、亲家大爷轮番的过来打秋风,家都要给他们吃穷了!幸亏咱大顺掌着钱,不过就是隔三差五的过来给他们吃上一顿,这如果媳妇掌着钱,怕全都得补助给她娘家。”陈太太对于褚韶华的娘家很有话说。陈老爷道,“你就放一千个心吧,垂教员的可不傻。”从这置嫁奁上就能看出来,这是个无能又明白的媳妇。当初王大姨叫人扣邵家布坊的事儿,陈老爷多少晓得些。
“行了。”陈店主皱眉,“垂教员的那么说,是为了你面子上都雅。做长辈的,还真去贪小辈的功?你不说我都忘了,老二阿谁混账东西,如何事事都是他嫂子跑,他干甚么了,他也叫匪贼绑了?”
陈太太吓一跳,“往北京去?”
买卖人向来不会大手大脚,相反,买卖人更多的是精打细算,特别陈老爷这类赤手起家范例的。因陈大顺没返来。褚韶华回娘家,就是陈二顺驾着大车送嫂子归去的。褚韶华内心不大看得上陈二顺,只是她为人夺目,面儿上断显不出一丝半点。更因着年青,不肯等闲谈笑,极有分寸。
褚韶华不肯要,说,“我娘家那边,我内心稀有。爹别给我钱,等他们长出脊梁来,再扶他们一把,就能立起来了。”
自魏家出了绑架事件, 三乡五里的富户都跟着打了个提溜。特别陈家,跟魏家友情好,直待魏太太给救返来,陈太太这颗悬着的心总才算是搁肚子里去了, 陈太太把被褥铺好,问,“当家的,这今后,匪贼不会随便绑人吧?”
褚韶华为人夺目,跟婆婆、宋苹筹议着要带哪些东西到北京的,一样样的打包装好,她这一屋子的新家俱算是用不上了,北京那边都有。但是,平常用的噜苏的小物件儿,北京不必然齐备,褚韶华把家里洗脸洗脚的俩大铜盆都打包筹办一道带北京去,归恰是去一趟,能带的都带上,去了就省的购置。
陈店主道, “这交来回回的,不都是垂教员的帮着跑动。把孩子接咱家来,去县里探听门路,另有魏老太太那边,也是垂教员帮着去劝的。”
陈太太就忧愁家里的两仓粮食,都是上好的麦子玉米,褚韶华给出的主张,“如果现在卖,仓促间未免不划算,要依我说,归正去北京得雇大车,我们干脆多雇几辆,拉到北京去,不管是自家吃用,还是在北京脱手,总比在故乡这里有价儿。何况,咱多雇几辆车,也许车钱还能给我们算便宜些哪。”
陈太太忙道,“家里另有我哪,那会儿子民气慌慌的,我能叫老二出去?这万一有个好歹,我但是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