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窈窕匪女》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章 玉笛金声人依旧[第1页/共3页]

有多少无辜百姓惨遭践踏哭声痛,

若能疆场任驰骋,定要把辽虏一扫平。

“这是——?”学海迷惑。

柳先生从场子边站起家来,将一杆竹笛从台后的土墙上摘下来,递给陈学海。

陈学海冲出门见那晒谷场边上有个土台子,现在立起了竹扎的门脸,便是个戏台了,一世人便在那台子前面捯饬乐器,便信步走那人群里去。

陈学海咳嗽两声道:“你也见了,我打小得过肺痨。家里不知请了多少名医,花了如水的银子终究保下我这条命,但这病落了根子,最是沾不得烟酒。本日拜堂,那些人少不得喝酒,我去吹笛,也恰好免了这个。”

台上唱词更减轻烈,台后曲子激昂悲越,这秦腔与其他戏分歧,演唱全用真嗓。初听时难受,但曲中的忧愁苍茫,千古悲怆却针扎火烧般地印在民气上。满清入关虽已多年,但官方反清复明之声不断。陈家地处江南,常听白叟说那嘉定三屠扬州旬日就如在面前。更因为杭州本是南宋都城,更是北人南迁而来。虽说“暖风熏得游人醉”,但汉室江山的秘闻却也揉在那湖光山色之间。更有幼时玩耍的风波亭、岳庙,陪着一首“满江红”也曾湿了幼年学海的眼。现在听得这悲越秦腔唱的民气如银瓶炸裂,不觉表情一合,笛声也如有了灵魂,模糊然竟主导着鼓乐,与那唱词合的是天衣无缝,令听者心动神摇。

“那便成了,我去吹!”

那些人瞧见新姑爷,也是一愣,不知他要干啥。

田冬儿白他一眼,心想明显一表人才如何也会讲这么刺耳的话,嘴上却不自发把柳先生的话又说了出来:“你甭仗着念过书,瞧不起我们这青木川,我们这儿呀地处三省交界,是入川的要道,所谓秦蜀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我奉告你呀三国里那谁攻蜀时就是从这儿南下的!”

陈学海便问:“那你们不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吗?如何还会唱戏?!”

“不奉告你——”田冬儿又是一副小女儿的神态。

“这里还能请获得梨园子?”学海感觉这虎头寨到处都是古怪。

“柳先生,你师父?”陈学海想到那风轻云淡的老先生竟是梨园行的出身,又问:“那你也会唱?”

陈学海红了脸,正窘着,窗外却一阵子三弦声,渐渐地又有了琵琶,南梆子,板胡,唢呐和大鼓的声音。叮叮,铛铛,咚咚咚,热烈起来了。

柳先生听得这把笛子,不由又向陈学海望一眼,手向袖中一摸,袖中是一方帕子,是那日从学海身上掉下来的,柳先生便收了去。这帕子所用的缎子初看平常,色彩也素净,但细看之下经纱和纬纱起码隔三根纱才交叉一次,竟是官方可贵一见的贡品“大云缎”。柳徒弟心中一惊,再看本日这少年心性天赋绝非常人。想想这虎头寨几十年风雨躲了多少灾害,此次即使是在灾害逃也是天命使然。只是不知冬儿这丫头可否逃过这射中的劫数?柳徒弟想一想本身那早夭的儿子十四,本来从小就看中了冬儿的意义。怎奈现现在十四吹惯的笛子却握在学海的手里,可见冥冥之间统统都有定命。台上旦角又唱了几句:

陈家久居浙江,打小儿陈学海戏没少听,但这北地曲子倒是第一回。只见那曲子大多高亢婉转,大开大合,不似昆曲讲究空灵蕴动之美,便感觉过于呱噪,听不惯。又听得这些曲子拉来奏去,都依着那梆子的点子走,听到韵律承转之处,便点头:“这里该上笛子!”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