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扬锋汉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端午结缘[第1页/共3页]

大女人小媳妇打扮得花枝招展,提着小篮,装着角黍,说谈笑笑,明天是回娘家的日子。

苗兰红扑扑的脸替杨安玄谨慎地系好,胡原在一旁诞着脸道:“小兰娘子,烦你也替愚系上。”

起家前去粉壁,已经有一群人在围观杨安玄所提的偈语,有人拿着笔纸誊写,中间多出几辅弼和的偈语、诗句。

有沙弥捧着笔墨,杨安玄提笔在墙上书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不时勤打扫,勿使惹灰尘。”

没有急着下笔,杨安玄先将粉壁上残留的诗句读了读,多是奖饰佛门的诗,“佛在心头坐,尘心道不足”、“参禅一柱香,凝然万虑忘”等等。

棕叶裹黍米煮之,状似尖角,故名角黍,与后代的棕子已相差无己。

话语有些峻厉,杨安玄有些忐忑地应道:“是小侄所作。”

杨安玄品茶不语,心中却想着“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的故事,不知本身此时到了哪个境地。

慧静看过以后,赞道:“杨施主悟性极高,可惜不肯入我佛门。法严,你派个小沙弥谨慎关照,不要被风雨或报酬破坏。”

法严面有得色,当得知杨安玄是国子生时,笑道:“寺中新刷粉壁,施主无妨留下墨宝,供人瞻仰。”

瓦棺寺外旅客如织,画壁面前更是人隐士海,画中维摩诘清癯消瘿、神态逼真,正在说法,人们虔诚对着维摩诘的画像叩拜。

“贤侄进京就读国子学,应当把心机放在经学之上,词曲小道偶或为之则可,不成沉迷其间……”

闲谈当中,杨安玄得知法严是竺法汰的弟子,寂然起敬道:“法汰大师讲《放光般若经》,天子亲临听讲,贵爵公卿毕集,愚生也晚,不逢盛事,憾甚。”

慧静低眉,轻诵佛号。

杨安玄听徐邈足足经验了一柱香工夫,唯有不竭地点头称是。

慧静大师笑道:“老衲收到慧远师兄寄来的手札和五净心茶,在信中师兄提及杨施主,说施主身具佛根。方才听沙弥禀报,说施主写下‘勿使惹灰尘’的偈语,果如慧远师兄所言。施主若能遁入佛门,必能昌大佛门。”

苗兰替胡原和张锋扎好五彩丝,对着杨安玄道:“公子,奴约了丁蓉和石草出门斗百草,等返来后再给公子烧兰汤沐浴。”

张锋端来事前用昌蒲草泡好的蒲酒,让杨安玄饮下避瘟解毒。

等送走杨安玄,慧静对着法严轻叹道:“老衲看这位杨施主身上血煞之意稠密,师弟承诺他在佛前燃长明灯消孽,怕会给瓦棺寺带来劫数。”

落坐以后,慧静打量了一下杨安玄,道:“弘农杨家是王谢世家,施主豪气迫人,此恐怕与兵器相伴,常见血光。”

慧静暖和地笑道:“老衲哪有甚么指导,施主方才说积德积善、扶贫助弱,慈悲心便是佛心,既有佛心自有佛祖护佑,逢凶化吉,安然喜乐。阿弥陀佛。”

蒲月六日,杨安玄带着礼品前去中书侍郎徐邈的府上,张锋事前探听过徐邈逢六休沐。

法严惊呼道:“施主此诗大聪明,道出修行真义,与佛有缘。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维摩诘壁画开示第一天,由顾恺之当众为维摩诘像点睛,捐得香资百万钱,也为后代留下“点睛之笔”的成语。

这类五彩丝称辟兵,被以为能够遁藏兵灾,驱除恶鬼,延寿续命。

千余年时候未窜改的风俗让杨安玄感到亲热,仿如冥冥间让他与后代多了种联络,难以割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