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扬锋汉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人间烟火[第1页/共3页]

拜了车胤为师,杨安玄便不敢学他那些同窗一样随便,若无事每日助教讲授不管喜不喜好都要去听听,要不然车老爷子又要吹胡子瞪眼罚他抄书了。

苗兰、韦娘子佳耦住在宅中时,都带着瑶琴,前去京口时还留下了一架,杨漓很快捧了琴返来。

晚间,杨湫从杨安玄的书房翻出阴慧珍所赠的长笛,在月下幽幽地吹起来,明显是有所感慨。

等琴曲和笛音交相照应,杨安玄站在月光下,挥动衣袖,慨但是歌。

这段时候杨安玄在建康树敌很多,本偶然获咎王谢后辈。

晋沿魏制,设校事监察百官和吏民,归御史台统领。国子学产生的不起眼小事,竟然在第三天奏到了宫中。

说罢,气乎乎一拂袖袖,独自分开。

杨安玄一看不妙,忙打断道:“三哥比来新谱了首曲子,四妹,你到客房找架瑶琴来,我们边唱边弹。”

司马曜笑道:“戋戋小儿,哪用得着朕专门叮咛。皇弟,元显克日如何?”

出门前杨安玄给两个妹子各拿了一万钱,让她们出外纵情采购所喜。

现在杨安玄在国子学中也算是风云人物,身边经常堆积着七八人,走到那里有人簇拥,颇是威风。

杨安玄又从书房拿出徐旋所写的乐谱,哼唱了两遍曲子,看着两个妹子凑在一处,一个弹一个吹,时不时地争上几句,让杨安玄心中尽是温馨。

没想到国子学中还出了个词曲大师,王纯之大感兴趣。

思忖了半晌,司马曜道:“传旨,召会稽王华林园觐见。”

中午,会稽王进宫,两兄弟在清暑殿中痛饮。

司马道子点头道:“不错,此子才学过人,可惜幼年气盛,行事莽撞。臣弟听闻车公收其为弟子,万岁无妨交代车公用心砥砺一番,将来为太子所用。”

司马曜看似偶然地提了提国子学中产生的小事,司马道子叹道:“王谢两家后辈多不成器,王纯之所为哪有半点世家后辈的风采。”

司马道子道:“臣亦听闻这谢混有‘风华江左第一’佳誉,长于文章诗赋,诚为晋陵佳配。”

三天后,袁氏以接回女儿的名义来到建康城,母女几人又采购了两天赋心对劲足地回归了堂邑城。

…………

书册便利合用,逐步在国子学中风行开来,前来听讲的国子生大半都把卷轴、折页换成了书册。

王纯之见没人理睬他,勃然怒道:“给脸不要脸,姓杨的,给吾滚出来。”

杨漓坐在院中石凳上,托着香腮静听。

助教方泽正在讲授《礼记》,看到王纯之旁若无人的突入,气得痛斥道:“民风弊坏,因为无教。王纯之,尔之所为,令汝先祖蒙羞。”

幸亏国子学的课业很轻松,中午在斋堂吃罢饭便能够自在活动。

杨漓欠身礼道:“多谢三哥顾虑。漓儿买了些衣料,筹办给爹爹、大娘和娘做件衣裳,另有二哥远在孟津关,北地天寒,漓儿想买件裘衣给他,但是没有寻到合适的。”

两家相互姻亲,后辈遍及朝野,便连天子也不敢获咎,无形中培养了两家后辈眼高过顶的傲气。

弘农杨家已经式微,本身若能将杨安玄收揽在身边,今后上妓楼不缺新曲,那些伎娘们对本身还不得百依百顺。

“杨安玄来京今后,是非不竭,此子如果用得好,倒是一把快刀。”司马曜举杯笑道。

提及女儿,司马曜端倪间扬溢起笑意,道:“晋陵这丫头灵巧聪明,朕想着为她选个好夫婿。朕对左仆射王珣说过,晋陵的夫婿要像刘惔和王献之一样,可不要像王敦、桓温,得志便想着干预帝王家。”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