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两学风波[第1页/共3页]
司马曜对劲地哈哈笑道:“时人谓卿‘杨小窗’,此后该呼朕为‘司马门’了。哈哈哈哈。”
司马曜准奏,想肇端作俑者杨安玄,道:“杨安玄出身兵家,就让他比试射吧。”
杨安玄和刘衷将袖子扎紧,向天子与众大臣行过礼来来到堂下,有人递上弓。
杨安玄莫明其妙,道:“未曾。”
“你可曾与太学中人树敌?”车胤又问道。
事关国子学的名誉,车胤也不敢轻视,亲身把关考核那些报上来的人。
有“礼”必有“乐”,燕飨之乐,即用于宴飨文娱的音乐跳舞,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卫敬奏唱《夏苗田》、周谨则演《金灵运》,世人皆觉得《金灵运》更高,太学扳回一局。
试了试弓,两人都嫌轻,颠末遴选,刘衷选了一石八斗弓,杨安玄则取了二石弓。
过了数呼吸,刘衷苦笑道:“杨兄弟这箭术,让人叹为观止。”
“哦,唤他过来,朕要看看。”
平时不到半数的国子学浑家声鼎沸,那些抱病的、侍亲的人都来了,近百人争夺五个出试的名额。
一席话说得王宝国哑口无言。
天子司马曜大为不悦。两学并立的目标是尊儒抑俗,在拉拢门阀地同时不堵塞豪门仕进之路,通过两学相互砥砺,为朝庭运送有效之才。
接下来比试射。射有五种,“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庾弘之有些坐不住了,悄悄起家来到明伦堂外,交代第二场比试“乐”的门生周谨。
借着起家之机,杨安玄目光缓慢地暼了一眼司马曜。这位天子身着刺绣衮衣,戴冲天冠,神采灰白,一副酒色过分的模样。
沙里淘金,直至二十六日,才选定代表国子学比试的六人:礼,太常孔安国之侄孔致;乐,河东卫敬;射,弘农杨安玄;御,太原温华;书,琅琊王信之,操之之孙;数,范阳祖昌。
车胤扬声道:“王中书令,车某素闻你与杨家不睦,莫不是寻机抨击?”
车胤笑道:“万岁,他就是杨安玄。”
“回万岁,是微臣所撰。”杨安玄是军中校尉,故可称臣。
有军兵先递给刘衷四只箭,杨安玄站在一旁旁观。
又把陶平、甘越叫来,核实了一回。
周谨笑道:“庾博士放心,愚刚才问过了,国子学出来比试的是河东卫敬,此乃部下败将也。”
众臣纷繁出言颂圣,王国宝面色阴沉地盯着杨安玄,若让此獠置身朝堂,将来哪有吾的安身之处。
一旁观战的庾弘之心中暗骂刘衷多事,两学比试胜负,对方越出错越好。
现在看来是失利地,国子祭酒殷茂自陈“国子生皆冠族华冑,比列皇储。而中者稠浊兰艾,遂使情面耻之”。
固然与车胤没见过几次面,杨安玄还是能感遭到这老者言语滑稽,见地不凡,是真名流自风骚。
杨安玄见其美意,笑应道:“多谢刘兄提示,小弟晓得。”
两学比试六艺的事在国子学中掀刮风潮,天子亲临太学主持比试更让两学的学子热血沸腾,在天子面前露脸的机遇可遇不成求。
车胤散朝后直接去了国子学,命人把杨安玄叫来,劈脸盖脸地问道:“你可曾说过太学不如国子学地话?”
…………
司马曜道:“此子是谁,可谓神射。”
杨安玄听出车胤话中有话,答道:“愚克日因同窗陶平、甘越与太门生刁云树敌。”
“本日当着朕的面,且吟一两句来。”司马曜对《小窗幽句》的作者是杨安玄也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