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3 章[第2页/共4页]
起码,她本来是这么想的。
问问这个的衣裳,夸夸阿谁的金饰,竟和她们聊得津津有味。
“你好大的胆量。”
她现在,应当谢陛下恩情。
可……她要做的,究竟是宠臣还是纯臣?
女帝顿了顿,仿佛是想到了甚么折中的体例,腔调微扬,“你想入仕……但是因为与宣平侯府的婚事?”
方以唯直起家,一个“是”字回得掷地有声。
女帝当年被晋帝收养,帝后二人视她如己出。是以她虽名义上是北齐公主,身上流着北齐皇室的血,但对北齐大略是没有豪情的,乃至另有冲突,不然也不会期近位后将国号改齐为颜。
方以唯再来不及细想,终究犹以下赌注普通,咬牙落笔。而这一落笔,她便也拿定了主张,随后便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 -
偏殿内的宫人只要两名,还是方才在宴席上陪侍的宫娥和內侍。
当年晋军势如破竹攻至盛都城下,先帝驾崩,这才逼得奕王和满朝文武向大晋乞降,以割让河间三镇,立贺缈为新帝,今后向晋称臣,尊晋帝为父的代价。
说话间,鎏金香炉被放在结案前,一炷香已经燃起。
她原觉得,想让永初帝脱手互助,那就必得成为于她有效的人。未曾想,女帝倒是如此直接……竟是甚么都不问就犒赏这类恩情。
这场面完整出乎方以唯的料想,也让其他贵女们有些不测。
案上已然备好了笔墨纸砚,竟像是早就有所筹办。
她一向在等,等朝廷办女学,等朝廷开女子科举,等永初帝答应女子参政,足足等了八年。
台下世人不明以是,也忙不迭地要跟着起家,却听得绯衣內侍开口道,“陛下本日另有政务,就不与诸位共赏秋色了。”
女帝已换了一身薄衫,随便地半靠着贵妃榻,视野超出珠帘,落在内里跪伏在地的方以唯身上。
不管永初帝是不是明主,她都只能这么做,这是独一也是最后的机遇。
而就在年前,永初帝从翰林院和学宫里连续择选了几人,允他们出入鸾台伴驾。名义上为侍读,实则做的倒是汇集官方话本、钞缮平话人说唱底本等抄誊写写的事情。
宁翊就坐在楚霄身边,还在为女帝帮方以唯得救闷闷不乐。
女帝叹了口气,听着倒很有几分无可何如,“备笔墨。”
天子毕竟只要这么一个爱好,做臣子的偶然也当睁只眼闭只眼。
第一炷香燃尽。
这支亲身编排的乐舞结束,女帝便起家离席了。
百官最后也上折子谏言过,但都被驳了返来。
方以唯不敢再迟延,视野在“边患”二字上扫了扫,眉心微蹙。
明智奉告她,欲速则不达。有了这道圣旨,已经够了,已经是不测之喜。
女帝沉吟半晌,“朕也不看好你与宁翊的婚事。如许吧,朕能够赐你一个恩情,断了你世子妃的’好出息’,允你今后自行遴选夫婿。如何?”
只见女帝不知向身边的宫娥叮咛了甚么,不过半晌,便有乐声从花林深处飘来,随即四周八方都传来乐声相合,一群身披彩色罗纱的舞女踏着鼓点缓缓入场。
方以唯低头不语。
不知不觉,殿外已是天气暗淡,从半敞窗口照进的光也暗了下去,殿内的氛围也不由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