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兔亭[第2页/共3页]
这马婆婆说话很利落,象剪刀空剪“嚓嚓嚓嚓”,与张母吕氏酬酢了一会,便说有要事筹议,张母吕氏就引着她进房密谈。
张原问:“母亲,这马婆婆是谁?”
张母吕氏道:“是上回在大善寺烧香碰到的,马婆婆人很热情,传闻你眼睛不好,马婆婆就说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去普陀山进香才气消灾解孽――此次来想必是问我来岁仲春十九要不要带着你去普陀山进香的事。”
“好孩子,好孩子。”两鬓霜华的张母吕氏眉花眼笑,原儿经此一病,不但懂事知礼了,性子也沉稳了很多,只盼原儿眼疾早日病愈。
张原家在鉴湖东岸有田一百二十亩,一年要交两道赋税,夏税征麦、秋粮征米,万历初年张居正鼎新赋税,推行“一条鞭法”,夏税秋粮不再收什物,一概折为白银上交,这当然有便民之处,但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没有银子来源的民户来讲,就费事了,非得用米麦去换银,而每逢征税之月,那米麦就被压得极贱,卖不到应有的代价,很亏损,张原家一百多亩田每年税银也不是小数量,另有徭役折银、平常用度、仆人、雇工的银钱破钞,有张瑞阳寄返来的银子周转,家道就显余裕了,张瑞阳年俸银三十两,每年寄返来却有六十两,可见在周王府当差还是有点油水的――
小丫头兔亭脑袋探出雕栏,伸长脖子唤道:“少爷,太太正找你呢。”
张原上到二楼,气候热,房间里待不住,大丫头伊亭搬了两张竹椅摆在楼廊上让吕氏和张原坐着。
张母吕氏道:“请马婆婆出去。”叮咛伊亭去驱逐一上马婆婆。
――――――――――――――
吕氏只觉得儿子要听书是为体味闷,道:“张彩、武陵两个小厮识字未几,读不过来,不如出钱去雇两个童生来读书给你听,一天约莫一钱银子,我张家也花得起。”
小丫头兔亭“咚咚咚”下楼来,说道:“少爷,小婢扶你上楼。”把手伸到张原掌中。
张原不由摇了点头:三十岁前考取秀才,这个要求是高了还是低了?
张原浅笑道:“孩儿眼睛必然能好的,书也要读,母亲放心。”
因为路途悠远,张瑞阳两、三年才回绍兴一次,住不上两个月就又走了,张原对父亲豪情相对冷酷,此次张原得了严峻的眼疾,吕氏本来都要寄信向张瑞阳报急的,厥后得鲁云谷医治,这才筹算等张原眼疾治好后再写信――
吕氏道:“你父亲托西张的族弟寄了信返来,娘念信给你听。”
张原正要开口让母亲不要操心,却听张彩在楼下禀道:“太太,止水巷的马婆婆要拜见太太。”
张原道:“没摘,孩儿下蒙眼棋。”
张原坐在楼廊竹椅上,轻摇折扇,他现在听力灵敏过人,母亲与阿谁马婆婆在房里低语他听得一清二楚,没想到这马婆婆并非邀他母亲吕氏去普陀山进香的,倒是来为他说媒的!
吕氏不会下棋,不晓得蒙眼棋的难,也没在乎,只是叮咛儿子要遵循鲁云谷说的百日以内眼睛不要见光,然后便念信给儿子听――
母亲吕氏已经呈现在二楼廊栏边,问道:“原儿你去那里了,这大热天的,哦,戴着眼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