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烧董宦(下)[第1页/共3页]
“不消,弟子脚力甚健。”王微紧走几步,跟在大角鹿边上。
……
陈继儒看罢“书画难为心声论”,长眉轩动,问:“此文是谁所作?”
华亭公众没有烧董宦也没有抄董宦,但董宦完整毁了,董其昌的名声已臭,董其昌常日对于向他求书画的人只要润笔丰富,他都不会回绝,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弟子家仆代笔的,而现在,在松江凡是家里有董其昌书画的要么保藏起来,要么焚毁,再不敢堂而皇之张挂了,会遭人嘲笑,街面上有那店铺匾额是董其昌誊写的,从速本身取下,不然就有人来砸匾,城东坐化寺正殿“大雄宝殿”四个字是出于董其昌亲笔,这日一大早便有一伙闲汉拿石块往匾上乱砸,慌得和尚从速本身布梯将匾取下,那伙闲汉把匾锤得稀烂,说是“碎杀董其昌”,实在这伙闲汉与董氏无仇,但现在倒董是民风,闲汉们当然不肯掉队――
陈继儒淡淡道:“四十多年的友情,怎能不去看望。”表示世人让开,他徐行走过人群,身后仆人牵着大角鹿,另有王微几人跟在前面。
陈继儒不答,过了一会,缓缓吟道:“若非傲视乾坤,定是流连风景,半瓢白酒初醒,一卷黄庭高枕。”
直呼人姓名,这是很不敬的,陈继儒长眉微皱,答道:“恰是。”
却有一人高叫道:“董公奇策震松江,一把大火烧光光。”
好半晌,陈继儒跨上大角鹿,说道:“归去吧。”策鹿走了几步,转头问王微:“王冠,你可要乘轿?”
陈继儒的这个故交还把昨日之事和半夜董其昌焚宅欲诬告诸生之事一一说了,说话之际,就有好几小我围上来,纷繁痛骂董其昌,要眉公莫要与此恶宦来往,割席断义才好,不然与眉公清名有损。
那人便道:“眉公还不晓得董氏父子的各种罪过吗,眉公高风亮节,岂可与董宦为伍,千万不要去,眉公先看这个。”把一份手抄的“书画难为心声论”呈给陈继儒看。
那人道:“据传是出于山阴小三元张介子之手,不知逼真。”
王微面色微红,艳若桃花,说道:“眉公说的那里话,弟子只是乘船同业,那里是随他去。”
王微悄悄扮了个鬼脸,心道:“眉公这是顾摆布而言他,但眉公没有为董翰林力图,想必眉公是以为董翰林真的有错误,只是出于友情,眉公不作批评。”
吴推官、刘同知以及张原等三十余名生员,另有理刑厅皂隶四十人,在淡淡月色下赶到董其昌府第四周,先封闭街道,静候董府火起――
佘山在望,陈继儒舒了一口气,问:“王冠,那张原看来事情已了,不日将赴南京国子监,你,还要随他去吗?”
董其昌喉咙“嗬嗬”作响,手足发颤,神采变成紫酱色,俄然身子一歪,栽下肩舆。
王微低低的“嗯”了一声,内心却不大觉得然。
吴玄水嘲笑道:“前去董府旁观董氏放火焚宅。”
吴推官和刘同知从一排灯笼后走了出来,默不出声看着董其昌,吴推官问了一句:“董翰林,贵府大火救还是不救?”
吴玄水即命人去请刘同知来相见,就说有告急大事商讨,刘同知与黄国鼎也是貌合神离,佐贰官与长官干系好的向来就少,刘同知很快赶到吴玄水说了诸生的申述,刘同知沉吟道:“吴大人待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