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荀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6章 议兵[第1页/共4页]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医存亡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以是摄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蹙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以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平。”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高低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临武君曰:善!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天时,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非汝所知也!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以是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季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以是乱也。

礼者、治辨之极也,巩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以是得天下也,不由以是陨社稷也。故坚甲利兵不敷觉得胜,高城深池不敷觉得固,严令繁刑不敷觉得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

故齐之技击,不成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成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成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成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奥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选,隆埶诈,尚功利,是渐之也;礼义教养,是齐之也。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辟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试。故王者之兵不试。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刁悍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治邻敌。若夫招近募选,隆埶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堪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叨教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但是又何故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楚人鲛革犀兕觉得甲,鞈坚如金石;宛钜铁矛,惨如蜂虿,轻利僄遫,卒如飘风;但是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以是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觉得险,江汉觉得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但是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以是统之者非其道故也。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殛毙无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但是周师至,而令不可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令不严,刑不繁也哉!其以是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