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远东的炮火[第1页/共3页]
4、再有1915---1920年东三省陆军测量局发行的舆图中,边疆线是通过比上述”1“中的边疆线略为偏东的处所。
当时苏联还没有铺设从西伯利亚铁路支线至波谢特地区的铁路支线,公路也只要一条从拉兹德里诺到诺沃基耶夫斯科耶的柏油路。是以,他们就靠海路从符托迪沃斯托克运送弹药、粮食等补给物质。在波谢特湾内呈现一批运输船,仿佛表白海路是苏联的首要补给线。
7月29日上午9点30分摆布,发明约有十名苏军兵士在沙草峰修建阵地。这是在苏军进兵张鼓峰二十天今后产生的。苏联此次派兵的地点却比它主张按珲春界约规定边疆线更加深切到了满洲海本地。正如前面所说的,关于”向图们江东岸进步并利用武力“,第十九师团长必须接到别的下达的号令火线能实施。但是第十九师团师团长以为,苏联进兵沙草峰这一不法行动,纯属在理挑衅,是以必须把它作为与苏联进兵张鼓峰毫无相干的独立的题目来加以措置。因而他决计当即击退进入沙草峰的苏军,结果由本身卖力,从而向部分步队下达进犯号令。同时还采纳了呼应的办法,命令出动军队不返回驻地,并且召回了正返回驻地的军队。
大本营陆军部由此以为,苏联占据张鼓峰是属于不法越境,于7月16日号令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按照情势需求,可在边疆四周集合朝鲜军所属军队,但利用武力要按照别的下达的号令“。
从朝鲜军对苏军意向耐久监督的成果看,苏军方面也没向张鼓峰山顶调派兵力。
关东军以为,在电报中提出的上述定见,是留希科夫流亡后苏方重新调剂摆设的一个前兆。因而关东军把上述电报通报给朝鲜军、珲春驻军以及珲春间谍构造,由这几个部分共同监督张鼓峰地区的苏军活动。
成果不出日本人所料,7月9日这天,在张鼓峰山顶就呈现了十几名苏联兵,他们在山顶西侧即满洲国一侧的山坡上开端修建阵地。到7月11日下午,人数已达四十名摆布。
2、遵循1909年游珲春边务处员同驻洋馆坪中国军队共同绘制的舆图,鸿沟线通过位于张鼓峰东侧的长池(哈桑湖)以东地区,走向是由南到北。
7月15日,日本驻苏代庖向苏联代理交际群众委员会提出照会,要求从张鼓峰敏捷撤回苏军。苏联方面答复说:苏军的上述活动是在苏联国土内停止的,因此回绝了日方的要求。接着,7月20日日本驻苏大使重光再次向苏联交际群众委员会提出要求规复原状,不然产生的统统结果概由苏方卖力。但苏联交际群众委员会却答复说:任何威胁都吓不倒莫斯科。
7月20日,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元帅筹办奏请天皇准予利用武力。但是,当他发觉获准利用武力的能够性不大时,就把上奏的打算打消了。觉得必然能获准利用武力并以此为基点停止筹办的大本营陆军部决定停止利用武力,并把这个决定下达给朝鲜军司令部。在图们江西岸集结结束的第十九师团军队,按照朝鲜军司令部的号令,决定于7月28日返回原驻地。
1938年7月7日,关东军特种谍报构造得悉,新任命的第五十九国境戒备队队长向哈巴罗夫斯克下属发了一封电报,建议:务必向香山洞西侧高地摆设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