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3页/共5页]
“陈述汪副主席,今后处火线机场解缆前去青石镇,乘车只需求五六个钟头,不过因为日军迩来空袭频繁,通往火线的门路损毁较重,以是现在花在路上的时候能够会多过一天......”
************************************************************************
战车!只要用战车军队构成一道铁墙,这些拿着轻兵器的中国人就别想冲过来!
为了尽能够的做到万无一失,冈崎清三郎大佐还获得了来自师团部的特别加强:一个根基完整的战车中队。
虽说火线战况并没有呈现甚么大的窜改,需求武汉方面做出定夺。不过这最高当局但是有过很多次对火线将领指手画脚的“前科”。之前也是因为抗战局势过于危急,以是最高当局才肯前后放权给李德邻、黄浩然和薛岳等将领全权批示火线军队作战。现在武汉疆场接连大捷,就连西方的报纸也开端对最高当局带领的这场抗战变得看好起来,老头子如果按捺不住想要跳出来铛铛“名将”,过过“批示若定”的瘾,实在是很合适最高当局的一贯风格!
在打击中为了独占功绩,步兵批示官常常压后战车的进犯位置,不给战车军队建功的机遇!而到了打防备战的时候,他们却又要将战车放在最前面,当作挪动火力点来利用!这群目光短浅的混蛋!
在535团的打击势头被稍稍变弱一些以后,有反应比较快的日本兵冲上来借着战车的钢板和履带架上机枪,进一步弥补了了战车火力的缝隙,构成了更加完整的火力网.
至于汪兆铭此行的真正目标,将领们恐怕只能比及汪主席在南京建立伪当局以后才气弄明白了......
其最直接的成果就是,535团的进犯变得更加艰巨起来,军队伤亡大增,把山坡上的535团团长徐亮急的是直顿脚!
驾驶员中村这句半拍马屁的调侃,让井口少佐心中的不满找到了宣泄的来由:
最后还是江防体系物质资本委员会的一名少将主任最早站了出来,开口突破了难堪:
“汪副主席,您还是乘坐本来筹办好的小汽车,一共三辆,中间的载您和您的副官,前后两台载随行职员,卡车前后各五台,再安排些马队,远远的撒开,给您趟趟道...您看,这安排还对劲吗?”
战车中队长井口少佐用力的顶开八九式中型战车的炮塔顶盖,然后探出身子扯着嗓子公布号令:“两车队形,拉开安然间隔,全速进步!”
俗话说的好:“成败论豪杰”,军中则更是如此。既然终究虎跳渊地点的531团没能胜利的赶在兄弟军队535团之前到达预定的进犯线,那么即便是石长海他们在虎跳渊修出了第二座赵州桥,又有甚么意义呢?
冈崎清三郎大佐非常的坚信!
张浩张团长的抱怨传到了站在他身后的一众531团军官耳中,受命给团主力探路打前锋的3营3连长石长海天然成了感受最不安闲的那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