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瓜洲古渡[第2页/共3页]
本来这男人名叫陆百川,两年前在扬州府与柳少阳一见之下,相谈甚欢,曾接连把酒数日。一身铁布衫,开碑手的横练工夫,在两淮武林道上也算得上响铛铛的人物。
下了摆渡船,柳少阳看看天气尚早,便直奔瓜洲城而去,筹办用了午餐再行赶路。到了城里,走了百余步便看到一座两层酒楼好活力度。
店小二听了便筹措去了,柳少阳放下背上的包裹和长剑,举目向外望去,但见城外群山起伏,烟云环绕,风斜细雨,如隔帘幕。扬子江远上如带,美不堪收,当真是一片大好国土。
柳少阳父母暮年死于元末挞伐当中,他自幼由父亲的结义兄弟吕子通一手带大,是吕子通六名亲传弟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五名师哥师姐分做了门下五旗的掌旗使。柳少阳从小悟性极高,不但一柄青钢剑已然使得入迷入化,还拜“五行智尊”方天禄为师。
俄然间,只听得耳边响起了一声问候,其声如洪钟,一听便是脾气豪放之人:“两载不见,少阳贤弟风采犹胜往昔,真是可喜可贺!”
柳少阳向那蓝衫公子望去,见那少年长得眉清目秀,面间却带着轻浮之气,活脱脱一个纨绔后辈的模样。
但只是却不知何故,虽是气候已经春暖花开,这紫衣少女下颌之处却包着一块黑纱。
这时那少女的眼睛迎了过来,与柳少阳目光一对之下。柳少阳只感觉这少女一双眼睛冷得吓人,让人看了颇起寒意,不由得别过甚去,内心暗道:“这少女美则美矣,只是眼睛未免对旁人敌意太深,有些吓人倒是美中不敷了。”
天气到了中午,来往于扬子江两岸的摆渡船高低来了一名黑袍紧裹,手撑竹伞,外罩鹅黄披风,头戴方巾,背负长剑包裹的少年。只看他生得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一起走来器宇轩昂,便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也是显得格外显眼。
柳少阳走近抬眼望去,只见酒楼的正门门首上挂着一幅牌匾,写着三个大字“鸿雁楼”。大门摆布的柱子上挂着的匾额顺次刻着:
陆百川见柳少阳不认得这灰衣老者,接着道:“这白叟为兄可熟谙,名叫刘景天,是西蜀武林道上数一数二的妙手,想必贤弟固然未曾会面,却也有所耳闻吧!这老头年青的时候,便是一柄重剑大巧若拙,威镇两川。是四川金龙帮帮主赵九奎的师弟,他二人师出同门,情同兄弟。”
“有道是‘雨花浦口润名茶’,贵店地处京畿之畔,可否有京师上好的雨花茶?”
“江湖上说‘巴蜀两川,一刀一剑’,一刀是‘封喉刀’赵九奎,一剑便是这‘风雷剑’刘景天。传闻当年明氏家属起兵西蜀的时候,曾得了他师兄弟的臂助,占有川蜀时对他师兄弟也是礼敬有加啊!”
两人酒过三巡,柳少阳问道:“两载不见,不知陆大哥现在做何谋生?”
柳少阳见陆百川熟谙此人,便问:“大哥认得这白叟?小弟见地陋劣,这白叟内功精深,想必是武林中稀有的前辈妙手吧。”
再转眼去看那灰袍老者,只见此人满头银发,剑眉长髯,目光矍铄。后背上背着一把兵刃,似是一柄长剑,却比普通长剑宽长厚大了很多。额头两侧的太阳穴微微凸起,一看就是内功深厚之人。
陆百川喝了口酒爽然答道:“你大哥我现在在庐州府调集起了七八个兄弟,花了些银钱开了间米铺,也带着给人做跑路运货的行当。此次是有老主顾托我送两马车布匹到瓜洲船埠,我部下两个兄弟到船埠交货去了。为兄便来这瓜洲城里找个处所喝酒,不想竟然碰到了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