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运河[第1页/共4页]
然后这瓦匠顾九又找到一名陶姓的工匠,自称火箭世家出身,但此时只在街上卖哄小孩的玩意,毫无技术含量。
不过泇口集一样非常繁华,骡马车行、旅店饭店密布,各种行市繁多,集合住民,加上四周村民,人丁也超越一万。
天启六年,又议宿迁城西二里有陈窑口,复议开陈沟,又避二十里黄河险,称为通济河。
杨河等人坐船过河,马匹也载畴昔,然后到了沂水北岸,途中也出境顺俗往河中抛了一些买路钱。
半戈山就在河对岸,缭绕城池,形如半戈,边上有甘泉庙。
杨河一行从城西顺沂河北上,从这边往东北,能够直通到运河,约有五十里路程。
而这边,有着好几条渡船,每船每年征银六两。
再走二十里,到直河镇,昔日这边有直河驿,已废。
他们又沿着运河西岸走,南行二十里,是万庄集,再走二十里,到田家口集。
因为池沼多,很多湖边河边也没法耕作,不过生活着很多以捕鱼为业的住民,湖边只要有一小块干地,立马挤满了粗陋的苇屋,此时杨河就看到一些渔民驾着划子,在尽是浮冰的水面以鸬鹚捕鱼。
杨河看去,沿运河一线,湖泊浩繁,这些湖泊多被用来作运河的水柜或水壑,实际上周边是不得开垦的。
到了这边,便能够看到浩繁商船了,每年四百万石的漕粮,加上各种大划子只,估计有近万艘,使得运河非常繁华。
明显的,牛金锭一家没有获得这类答应,只能做些散活,特别给李铁匠打动手,李铁匠要走了,天然要带他走。
然后牛金锭又找到一名瓦匠,名叫顾九,四十出头,瘦高有力,不过瞎了一只眼,自称庐州人氏,年青时与官差争论被打伤,长于夯墙包砖,还会一些石工技术。
不过直河镇虽废直河驿,但新设了一个直河口巡检司。
很快泇口集、郭家庄、二郎庙、齐塘桥、沂运船埠等地又抛到身后,火线是猫儿窝集。
这是一个完整占天时的庄子。
这些人杨河都收下了,那蒋福海虽专业不对口,但临时能够让他去熬硝,陶姓工匠一样能够处置火药相干之事。
……
他们持续往北去,到武河与运河相接处,这边有一个大集子,称为郭家庄,正德年间,刘六等流寇反叛,官军大败之于泇口集,又败之于郭家庄,就是这四周了。
不过眼下漕船不见,商船也未几,倒是每年山東南旺、临清一片,每到十月十五日就要筑坝,用作河道的大挑、小挑,一向到次年的仲春月朔日才开坝。
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弃船上马,持续南行。
话说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当然,看杨河一行人模样,船家也识相的不敢欺诈。
到了这边,也离邳州城近八十里,杨河一行在集合稍稍安息,吃了一碗面,持续北上。
杨河心神迷醉,确切,这是一条财产之河。
猫儿窝这边另有个新运河口,昔日运船走直河口,天启五年,开骆马湖口至邳州直河东岸马颊口河道,凡五十里,以避刘口、直口及磨儿庄一带险溜,直接泇河。
……
瓦匠顾九,倒现在就用得上。
招到这些人,杨河很欢畅,看来工匠的事,还是本地人或地头蛇渐渐招募更得力,杨河就奉求黄管事等渐渐帮他探听。
昨日杨河都在忙军火局的事,成果忙了一天,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只招到一户军匠,幸亏郁铁匠那边有好动静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