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雄霸三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错综复杂(二)[第1页/共2页]

“主公贤明。”

马腾、韩遂两部兵马是否会寻机而动,一旦如此,情势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的。

“主公,此天大之丧事也,现在青州既平,穷寇不当追矣,还是须得以冀州之万全为要,窃觉得当须得紧着召正南率主力赶回邺城,如此,当可保得上党无忧焉。”

看,这一目标虽尚未完整实现,可也已是差不离了的。

“报,禀主公,河东急信。”

曹贼兀安闲旁虎视眈眈,倘若我军北上,曹贼必会出兵袭我以后,如此,冀州危矣,还请主公三思啊。”

“仲治所言大善,今,公孙小儿主力已尽陷并州一地,纵使想撤亦难,我军趁虚分兵击之,一起取道方城,另一起则兵进渤海,敌首尾难顾之下,何愁不能大胜!”

袁绍的主张既下,逢纪自是大喜,紧着便奖饰了一把,而郭图与辛评二人虽有所不满,却也不敢再在此际多言,只能是默不出声地相互对视了一眼了事……八月初四,兵围马邑已半月不足,两边始终剑拔弩张,却并未曾真正开战,除了偶尔几次南匈奴军趁夜试图摸营被幽州军挫败以外,两边根基上都保持着禁止之态度,仿佛在比拼谁的辎重更足上一些,很明显,这可不是短时候能分得出高低的――幽州军后勤补给线虽长,可架不住斩获甚多,光是雁门关一战所得的牛羊马匹便稀有十万之巨,一时半会底子不会出缺粮之虞,而南匈奴军一方么,则靠着城中

袁绍既是有令,众谋士们自是到得极快,待得听闻青州大捷之事,世人皆为之喜笑容开,其中又属逢纪反应最快,紧着便提出了个建议。“元图此言差矣,我军挟大胜之威,岂可坐视并州腐败焉,今,河东诸城已反,公孙小儿又深陷雁门关外,恰是进取之时,何言确保上党,依某看来,当须得尽速兵进幽州,纵使不能破敌于空虚之时,亦可

郭图夙来与辛评是一体的,加上对公孙明向来仇视,这会儿听得辛评所言正中下怀,哪有不紧着站出来拥戴一把之理。“不成,此事断不成为,主公明鉴,幽州现在行府兵之制,实藏兵于民也,看似各地驻军未几,然,一旦有风吹草动,随时可再聚十数万兵马,我军若能速胜,倒也就罢了,若不能,却恐反遭敌算,再者,

以后,再行决计为上。”听得逢纪这般说法,袁绍心中本来已然鼓起的北进之勇气顿时便烟消云散了去,满脸无法地思忖了一阵以后,终究还是决定将冀州军主力投向上党疆场,一来可与河东诸军相照应,寻机光复并州,二来么

这一见袁绍仿佛已有所意动,逢纪可就不免有些急了,赶快出言进谏了一番。“嗯……元图所言不无事理,我军虽是新胜,却已是疲兵,实不宜再大动兵戈,然,上党扼我邺城之咽喉,倒是不能稍有闪失,且着令涛略(蒋义渠的字)谨守壶关,万不成私行反击,待得正南率主力赶回

行围魏救赵之实,何乐而不为哉?”

“嗯……传令下去,着下头人等周到监督关中马、韩二部,一旦有所发明,马上来报,去罢。”公孙明冷静地思忖了好一阵子,却还是难以断明马、韩二人会否被曹操勾引了去,可不管如何说,在这等错综庞大的局面下,都必须从最坏的地步来做定夺,一念及此,公孙明心中便已有了个开端的谋算,但并未说将出来,仅仅只交代了一句,便将公孙冷打发了开去,至于他本身么,则是满腹苦衷地走到了搁在帐篷一角的大幅沙盘前,一哈腰,蹲下了身子,眉头舒展地拿着把小旌旗,冷静地推演了起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