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雄霸楚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8章愁雨渡江[第1页/共2页]

樊哙抽出一柄长剑,对准三枚叠放的青铜货币用力斩落,铮的一响,青铜币触锋断折,公然甚为锋利。

龙天羽逐步佩服郭敬的远见,找来暗里练习的亲信不为世人所知,行事便可藏匿谨慎,今后即便被人发觉,也不识诸人,无处发兵问罪。

龙天羽放心不下,亲身带领夏侯婴、张云和几十精兵急奔,驰上一处高地了望,见数里处稀有千人马守在必经之路,兵士们都戴青色军帽,如同苍头军,军旗与兵器并不正规,倒似新构造在一起的农夫武装队。

一只只满载满兵士的渡船摆列有序,兵士们立在雨中,持戈佩剑,甚是威武,船上随行的郭俯家将唱起了楚地曲子,给这雄浑的渡江之举增加了稠密的乡情。

秦王政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江南,回成咸阳途中从江乘渡江,并把金陵邑改成秣陵县,现在秦失天下,各地义兵四起,楚地寿春被攻破,涉及四周诸县,此处守军早就四散逃脱,无人扼守城池。

龙天羽诸人绕过江乘直奔渡江口,尚离两里处遥见江干车马遍野,刀剑如林,银光闪闪,疑为敌军相侯,世人惊魂不动,纵马行前,瞥见旗号绣着“郭”字,这才恍然。

龙天羽等人大喜,均想彭城义兵有了这批精美兵器,战役力必将倍增,与敌对阵疆场,刀剑便是保存之道,非利不破甲,锐可当千军。

龙天羽击溃敌兵后,引军疾行,翌日抵至长江干的一座县城江乘,原为吴国属地,因富有钢铁,吴国曾在此制造宝剑和戈等青铜兵器。

郭典回道:“姑爷有所不知,我等均在城外分矿造铁关照,长年不在寿春城中,是以府中门客也未曾识得小人,主公这才命我等潜掘兵器,一起护送至此与姑爷汇合,共同渡江北上。”

龙天羽打动得与百姓挥手告别,登上战船,横江而渡,江面上热烈空前,龙天羽仗剑而立,战袍展动,猎猎朔响,豪情上涌,长啸道:“龙天羽在此谢过楚地百姓,待灭掉暴秦以后天下安宁,四海升平,吾当来此报答江东父老!”

渡江的船只很快筹办安妥,有渡船,也有作为战船的戈船,多数是从本地征集和雇佣来的,船长们传闻是龙天羽都欣然帮手,半年来沛县叛逆,有如星火燎原,秦朝动乱,渐趋灭亡之势,四周义兵云起,百姓争相参军,天下各地提起龙天羽的名字无不伸大拇指。

本来这簇人马恰是押送兵器的郭府家将,提早一日多夜中先行,由寿春城外五十里分矿发掘兵器而出,连日赶路,不过早到了半晌罢了,随行的两名执事人,身披劲装胄甲,纵顿时前拜见龙天羽。

步队赶路一日来到广陵郡内,火线有探子来报,探到有一批两千马队向长江干驰来,似是追击己方步队;过了半晌,前锋营又有探子来报,距前十里坡稀有千散兵堆积,欲挡住了来路。

张良轻挥羽扇,凝神半晌,说道:“这支伏兵扼守路口,并不布阵暗藏,看来是头一次行军兵戈,军旗不整便是军心慌乱,应是广陵郡的一支新起的义兵,想必是见到我等运送兵器路经此处,想拦路劫下备军之用,如果这般却也不难应对!”

郭昊镇静道:“我等能为姑爷效命,实感幸运,仆人临行叮咛,此后让我二人跟随姑爷前去彭城,干一番大事。”

龙天羽担忧三女的安危,并不带出多少人马,当下留张云、樊哙、郭昊、郭典关照营地,庇护三位夫人和张良的安然,他亲身率夏侯婴以及五百精兵前来路口迎战苍头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