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奇的佛顶骨[第1页/共4页]
城中公然有一座木制重阁,柱子漆红。一个身着白衣的婆罗门从内里走出来驱逐他们,并将玄奘等人引入重阁当中。
一个婆罗门走上前,将包裹重重揭开,玄奘这才看到置于香灰当中的佛陀顶骨。
固然仍没有弄明白一由旬到底有多远,但明显不短。
圆觉怒道:“这是佛陀的顶骨和遗物,多么的殊胜!你们竟然以此敛财,就不怕还不起这因果吗?”
这时,领导俄然指着远方的山岭说道:“法师你看,从这里再往西南走一段路,便是瞿波罗龙王的小石岭了。”
这座城池周遭四五里,高大险要,城池坚毅,城中遍及花草、林树、水池、湖泊,风景娟秀,水色清澄。
回到王城住处,玄奘问弟子圆觉:“你可知一由旬有多远吗?”
“当然,”玄奘点头道,“莲花和佛像都是非常吉利而又殊胜的。”
这话说了即是没说,玄奘只得再问:“那么,这一天行军的间隔究竟有多远呢?”
“本来如此。”玄奘恍然大悟。
“一拘卢舍就是大牛鸣声所能达到的最远间隔。”
“因果?”婆罗门嘲笑道,“因果便是佛陀为酰罗城留下了这殊胜之物,这也是我们八大豪姓的福报!”
度过这座沙岭,又走了十余里,便到了酰罗城。
往东南边向行走二十多里,到达一座沙岭,岭上有一座石砌的梵刹,殿堂高敞,楼阁重重,看上去非常宏伟壮观。
婆罗门道:“佛陀圣物本就是兴福之物,何足为奇?玄奘法师远道而来,又是奉了城主之命前来拜见,我们这才全数开放,平常之人便是有钱也见不到呢!”
分开了这个重阁,玄奘一向郁郁不语,看上去有些落寞。圆觉等人不知他在想些甚么,也不敢说话,现场氛围一时显得压抑非常。
到了第三天凌晨,领导公然来找玄奘,因而大师一起解缆,前去酰罗城。
“这是为何?”
“能够啊,”圆觉道,“一拘卢舍又被分红五百弓,一弓为四肘,一肘为二十四指,一指为七宿麦。上面另有虱、虮、隙尘、牛毛、羊毛,兔毫、铜水……再分下去就是细尘,把细尘分红七分,叫做极细尘。到了极细尘,就不能再分了,再分就空无统统,以是又叫做‘极微’。”
听了这些话,玄奘也只是悄悄叹了口气,没有再说甚么,散放各色花朵后,辞拜而出。
玄奘制止了想要持续说话的圆觉,留下一袋款项,礼拜称谢后,便要拜别。
固然感觉有些遗憾,玄奘还是乐意遵循人家的法则,他与弟子圆觉和使者阿提伐摩就在这重阁当中安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三人沐浴换衣,又来登阁,公然看到有八个婆罗门身着盛装,站在阁前,明显是在等待他们。
“城主非常恭敬佛陀顶骨,为制止遭人打劫,专门从国中找了八个驰名誉的豪姓族人共同关照。每人都有一套印章和钥匙。每日凌晨,必须八人俱到,各视其印,共同开启宝盒,取出佛顶骨来给大师瞻仰。过午以后,便又将宝盒锁上了。”
“这是如何回事?”玄奘惊奇不已。
玄奘擦去泪水,起家合掌拜谢。上前取了香沫和泥,裹在帛练当中,悄悄印在佛顶骨上。
玄奘没有答话,而是恭恭敬敬地放下宝函,虔诚顶礼,泪湿衣衿。
玄奘有些无法,因而请领导带路,同圆觉和阿提伐摩一起朝小石岭的方向解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