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火焰山下的佛国[第3页/共5页]
他说得有些夸大,玄奘要去可汗浮图,便能够不经太高昌。但高昌的确处在西域与本地的交通要道上,它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边沿,这是火焰山和盐山独一的一个交叉出口,这就决定了它不但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还是一个非常首要的军事关隘。
统治高昌的麴氏家属也是汉人,因此这个国度始终以汉语作为官方说话。
“王城到了!”欢信镇静地呼喊起来,举起马缰朝天挥动,众侍从群起呼应,策马欢叫。
找了几圈,实在找不到,玄奘也只得作罢,回到帐篷里歇息。
“真火?”玄奘惊奇极了,难怪氛围中老是满盈着一股浓浓的硫磺味儿,只是……
稳定后的麴嘉,一方面振武,一方面修文,曾调派使者向中原王朝求借五经、诸史,还从中原请了很多文明学者,在高昌地区生长教诲。
玄奘想想也是,看来这类事情还真的有些灵异。
看到对方如此诚心,玄奘天然也不好再对峙,只得说了声:“那就有劳施主了。”
沿着鞭梢所指的方向抬眼望去,只见悠远的地平线上有一片火红的云,细心一看,竟是一大片巍峨壮阔的红色山峦。在骄阳晖映下,山体收回刺眼的红光,如同熊熊烈焰普通!
欢信又向玄奘提及高昌的佛教,跟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来自天竺的佛教也不竭地传入高昌,高昌举国高低崇信佛教,国王麴文泰更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凡是有闻名的法师路太高昌,总会热忱相迎,美意接待,并在海内设无遮大会,请法师讲上几日典范。
玄奘忍不住问道:“我们今晚不进城吗?”
玄奘奇特地看着他们,又看了看天——此时,太阳已经落山,灿艳的朝霞将西部的天空映得通红,如同在天涯又打造了一座火焰山。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将这个话题放下,玄奘趁机向欢信探听了一下关于高昌国的事情。
“我们高昌国,还是汉人居多,”他镇静地说道,“便是当今国王,先祖也是河西金城榆中的汉人,曾经在沮渠氏北凉朝廷做过官。北魏内哄的时候立国高昌,至今已经是九代十王,一百三十多年了。”
这以后,就没有了关于楼兰人的动静,楼兰死了。
“应当不会有,”他淡淡地说,“人身后变成中阴之身,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也就转世去了。六道循环是规律和法例,岂是想留就留的?”
“下官晓得,”城官从速点头道,“下官已经为大法师和御史大人预备好了数十匹快马,看,我把它们都带来了。”
他们绕过帐篷,谨慎翼翼地朝声音收回的处所走去,每走一步都非常谨慎,仿佛阿谁女人就在他们身边悄悄地说着梦话,一不谨慎就会把她惊醒了一样。
玄奘点点头:“了不起啊!”
天气已晚,又是在这类地广人稀野兽出没的处所,错过了这座都会,只怕火线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宿营地了。
玄奘看了看身后已经怠倦不堪的赤离,有些踌躇——本身辛苦一点没干系,只是这匹老马怕是已经没有体力再走夜路了。若要将它留在这里,又实在有些难以割舍。
在楼兰的遗址处,玄奘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题目:“楼兰故地为安在他们迁徙后那么短的时候内就变成了废墟?真的是被一场大风沙摧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