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烦恼即菩提[第1页/共5页]
三人说着话,进入到一间广大的禅房里,在坚固的毡垫上各自坐下。一个小沙弥献上茶来。
“受戒?受甚么戒啊?”公主纭姝非常猎奇。
“情愿!”女眷们一起点头。
麴文泰抚掌大笑:“好好好!现在,我这一大师子可都是大师的弟子了!”
这时太妃也已从惊诧中复苏过来,欢畅地说道:“不愧是大唐来的高僧,穿上这件僧衣,活脱脱就是佛陀转世啊!”
“邪见、恶觉观、恶愿,名为戏论,此非菩提;空、无相、无愿,无戏论法,名为菩提。
“弟子玄奘见过大师,”玄奘恭敬作礼道,“弟子年青识浅,还望大师多多指教。”
麹文泰道:“弟子早知法师聪明超群,定有妙论,但不知如何才气消弭烦恼呢?”
“随顺老病死者,名为戏论,此非菩提;不随顺老病死,沉寂无戏论,名为菩提。
纭姝呆呆地看着玄奘,模糊听到身后传来窃窃的群情声:
“是啊,”宇文王妃也接口道,“此真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大师就穿戴这件僧衣登上法坛,哪怕就是坐着不动,也管束统统的人都不能不打心眼里爱护!”
“大王千万不成!”统法师从速说道,“逼迫只会令人对佛法心生恶感,只怕大唐法师也不能同意吧?”
目睹氛围有些僵,玄奘不由摇了点头。
高昌王哈哈大笑:“我看二位大师都不必过谦了,我们一起坐下来,听奘法师讲讲这一起上产生的趣事如何?本王想,这些故事定然别致至极、惊险至极啊!”
他自幼修行,偏向于博爱的大乘佛教,对于“食众生肉”的行动本来就极不喜好,至于小乘佛徒以食“三净肉”的名义公开吃肉,则更令他恶感。是以,只要前提答应,他情愿劝众生戒肉吃素。但这只是“劝”,而非“命”。统法师方才说:“逼迫会令民气生恶感。”虽说是站在小乘佛教吃三净肉的态度上,但这话本身,还是有事理的。
统法师的目光早已落在了玄奘身上:“这位,就是大唐来的玄奘法师吗?”
见她如此,年纪稍大些的乌姆王妃不屑地撇了撇嘴。
“这位是彖法师,”麹文泰向玄奘先容道,“暮年曾经留学长安,善知法相,乃是我高昌国中可贵的高僧。”
“何费事之有?”麹文泰开朗地说道:“大师所信奉的大乘佛法,文泰也很倾慕。对了,大师在我高昌国期间,我命全都城茹素如何?”
“阿弥陀佛!”彖法师忙行礼道,“那是大王的谬赞,老衲如何敢当?早就听闻奘法师在凉州讲经说法,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本日得见,公然是灵根深具,名不虚传啊。”
说到这里,玄奘悄悄地看着面前这位与佛有缘的君王:“大王如果真能明白烦恼与菩提不二如一的事理,便能够更主动的勇气来面对人生,用更腐败的灵思来接受烦恼。真正体验到最净、真我、灵药、常住的无上菩提。”
玄奘道:“所谓修惑断惑,那要看如何修,如何断。”
却听太妃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只可惜,我们这些宫中女子,不能前去宁戎寺道场听经,见不到大师讲经的风采了。”
“王儿来的恰好,”麹文泰对玄奘说道,“城西的宁戎寺乃是皇家道场,极具寂静气象,法师就在那边为两个皇儿授戒吧。”
“而在《风雅广宝箧经》里,文殊菩萨也曾对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开示说:比方陶家,以一种泥,造各种器。一火所熟,或作油器苏器蜜器,或盛不净。然是泥性,无有不同;火然亦尔,无有不同,如是如是,大德须菩提!于一法性一如一实际,随其业行,器有不同。苏油器者,喻声闻缘觉;彼蜜器者,喻诸菩萨;不净器,喻小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