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心瘾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6|11.23[第1页/共4页]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觉得绚兮。’何谓也?”子曰:“绘过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里仁篇第四论语目次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罢了矣。”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因而,颠沛必因而。”

2.12子曰:“君子不器。”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文献不敷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热诚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敷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八佾篇第三论语目次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平。”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故观之哉?”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2子曰:“不仁者不成以久处约,不成以好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