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斜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柳绝户[第1页/共2页]

只如果浙闽总督王懿德接了手,那么这天塌下来也是王懿德先顶着,并且筹兵筹粮筹饷也是王懿德的首要任务。

大师固然不能从这个火坑里脱身出来,但是起码明天早晨回家能够睡个好觉了。

“雪轩兄高见啊!”

他在浙江巡抚任上,真正能被中枢称道的事也就是两件事。

接着王有龄又说道:“持续第二桩要务,则是乞援,温镇文稿说了,贼势如火,非得军饷一百万两,雄兵两万才气安定,现在全浙兵饷尽在三防,虽可于各府抽调兵勇,拔补军饷,但无异于挖肉补疮,而温郡在全浙最南,杭城难以顾及,反而离福州甚近……”

筹协之事,上面民怨四起,乃至民变频发,而经手官吏多有贪腐,替火线筹一两军饷,常常同时会有七八两银子落入私家的腰包,但是谁不能在这件事进犯何桂清办得错,反而要夸他协饷得力,可谓国之干城。

大师都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胡雪岩上门还能白手报答不成,必定是奉上一份厚得不能再厚的重礼。

他这话一开口,在坐世人都是连连点头,这真是最好的体例。

何桂清、晏端书、王有龄都是同一个小圈子里的人,韩椿这个汉军旗出身的韩椿却非他们这个小圈子里的本身人,是以这话一出也有了悔意:“王通判,你有甚么高见?”

大师都是感觉王有龄这主张妙透了,浙江既是浙闽总督的辖区,那温州天然也是浙闽总督王懿德的辖境,福州与温州近在天涯,那么请浙闽总督主持防堵红寇,那恰是人地两宜的美事。

何桂清会心一笑:“雪轩你这两个条陈甚好,只不过缓不济急,杯水车薪,尚救不了温镇这场滔天大火,可有甚么更好的方略?”

王有龄早有筹办:“抚台,我另有一釜底抽薪之策,诸位可曾传闻贼中有一真长毛,名谓柳绝户?”

遵循满清体制,浙江全省级别最高的该当是杭州将军,但是现任的杭州将军瑞昌的任命固然下来了两年了,但是一向没正式上任,只是留在僧格林沁身边赞襄军务。

三防当中,又以宁防最首要也办得最标致,所谓宁防,是指安徽境内的徽州、宁国两府,能够说是浙江樊篱,虽是安徽辖境,但何桂清恐承平军自宁国入浙,故设防于宁国。宁防虽非浙地,但却为是浙江而设,是以不但驻军的粮饷、军器皆由浙江供应,浙江方面还在宁国驻有多量兵勇,乃至连浙江提督邓绍良都常驻宁国,以防承平军出境。

第一桩是筹饷,别的不说,每月浙江光给江南大营就协饷白银六万两,军需军器不计其数,至于其他各路平贼雄师,浙省也常有布施,乃至于时人皆谓天下军饷大半出自苏南、浙北。

何桂清和王有龄友情最好,又晓得比来王有龄跟一个叫胡光塘的贩子打得炽热,这胡雪岩给王有龄出了很多主张:“雪轩,莫不是那胡雪岩给你写的条陈,如果他真有这才具,我能够给他先容一宗好买卖,浙省布施江南大营的军饷、军需、军食、军器正差小我担起采办输运重责了。”

布政使韩椿这句话不但让巡抚何桂清的脸挂不住,就连提出此议的浙江按察使晏端书都紧绷着脸,至于最下首的杭州府通判王有龄也是脸如寒霜。

他缓了缓持续说道:“如许的悍贼,实是闻所未闻,较之真长毛一定减色多少,又在浙省境内,我等天然要同心合力安定此寇,以是第一桩要务是满汉同心合力,现在杭州将军远在北地,满汉之间不免生些纠葛,我等应一齐联名上奏,请驻防将军早日来浙述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