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2页/共4页]
裁诗思远寄,因以真类触。
字字如联珠,行行如贯玉。
少游手札到时,正值东坡与小妹在湖上看采莲。东坡先拆书看了,递与小妹,问道:”汝能解否?”小妹道:”此诗乃仿佛印禅师之体也。”即念云:
且提及斋之日,主僧五鼓鸣钟聚众。当时卷烟环绕,灯烛光辉,幡幢五彩飘荡,乐器八音宏亮,法事之盛,自不必说。东坡学士起了香头,拜了佛像,退坐于僧房以内。吃斋方罢,忽传御驾已到。东坡学士执掌丝纶,日觐天颜,到也不觉得事,慌得谢端卿面上红热,心头突突地跳。矜持了一回,按放心神,来到大雄宝殿,杂于酒保当中,无过是添香剪烛,供食铺灯。不一时神宗天子驾到,东坡学士同众僧摆班跪迎,进入大殿。内官捧有内府龙香,神宗驭手拈香已毕,铺设净褥,行三拜礼。主僧引驾到于方丈。神宗登了御座。世人叩见了毕,神宗夸东坡学士所作文疏之美,东坡学士再拜,口称不敢。主僧取旨献茶,捧茶盘的倒是谢端卿。
花归去马如飞
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娟秀丽山山前前烟烟雾雾起起清清
枝枝头头春春□□秀秀时经常常共共饮饮春春浓浓酒酒
文章落处天须泣,此老已亡吾道穷。
转漏闻时拜别
静忆
东坡看了两三遍,一时念将不出,只是沉吟。小妹取过,一览了然,便道:”哥哥,此歌有何难明!待妹子念与你听。”立即朗读云:
草草青青双双蝴胡蝶蝶飞飞来来到到落落花花林林里里
这八句诗是谁做的?是宋理宗天子朝一个官人,姓刘名庄,道号后村先生做的。单说那神宗天子朝有个翰林学士,姓苏名轼字子瞻,道号东坡居士,本贯是西川眉州眉山县人氏。这学士常日结识一个道友,叫做佛印禅师。你道这禅师如何出身?他是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人氏,姓谢名端卿表字觉老,幼习儒书,通古今之蕴;旁通二氏,负傅洽之声。一日应举到京,东坡学士闻其才名,每与议论,甚相敬爱。屡同诗酒之游,遂为莫逆之友。
暮已时醒微力
浮浮浪浪促促潺潺湲湲水水景景幽幽深深到处好好追追
东坡听念,大惊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人,官位必远胜于我矣!”遂将佛印原写长歌,并小妹所定句读,都写出来,做一封儿寄予少游。因述本身再读不解,小妹一览而知之故。少游初看佛印所书,亦不能解。后读小妹之句,如梦初觉,深加愧叹。答以短歌云:
不毒不秃,不秃不毒。
今后阁起端卿名字,只称佛印,介人都称为印公。为他是钦赐剃度,好生恭敬。本来故宋时最以剃度为重,每度牒一张,要费得千贯财帛方得到手。本日端卿不费分文,得了度牒为僧,如果个真酒保,岂不是千古奇逢,万分欢乐。只为佛印弄假成真,非出本心,一时勉强削发,有好几时气闷不过,厥后只在相国寺翻经转藏,精通佛理,把功名繁华之想,化作清净有为之业。他原是个明悟禅师转世,根气分歧,以是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东坡学士他是个用世之人,识见各别。他道:”谢端卿本为上京赴举,我带他到大相国寺,教他冒充酒保,瞻仰天颜,遂尔披剃为僧,却不是我扳连了他!他今在佛门枯淡,必有恨我之意。固然他戒律精严,只恐面子上矜持,心中不能无动。”常常于说话之间,微微挑逗。谁知佛□□冷如冰,口坚如铁,全不见涓滴走作,东坡只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