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花解语[第1页/共3页]
冯延巳的出场,更惹得无数才子纷繁上场吟诗作画,各逞才调,又有歌舞交叉此中,知花筵安排得热烈繁华又高雅得体、兴趣横生。
李中摆手笑道:“应当的,当初在下落魄扬州,也是受都知赏识扶助,才博得本日之浮名,刚才听都知的《江南花开》,鄙人略有感到,作诗一首扫兴,愿赠与本日有缘人,以酬在坐的贤达。”
李风云问道:“他又是谁?”
注1:李中,南唐闻名墨客。
“小丫头,小丫头!”李风云悄悄推了她一下,“你发甚么呆呀?”
令媛散尽还复来,鄙人愿捐出一百两,抛砖引玉,博诸位善长仁翁慷慨解囊。”
转眼间便到了亥时,知花筵已经筹集了近两万两银子,李风云问道:“无忧公子,我们那笔银子为何还不捐出去?我看到那位花女人常常在看你呢!”
楼上春山寒四周,过尽征鸿,老景烟深浅。
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龄莫寻。
李风云小声问道:“这个李公子是谁?”
昨夜歌乐轻易散,酒醒添得愁无穷。
公孙无忧答道:“他叫冯延巳(注2),南唐现在的天子李璟做太子时,他便是太子府的书记,李璟对他非常信赖,也非常赏识,曾说他有宰相之才。”
画音刚落,一名公子站了起来,大声道:“既然花都知有中原百姓着力的心机,我等哪有不支撑的事理,何况刚才都知一曲《江南花开》,如同天上仙乐,人间哪得几时闻,又岂能以戋戋金银论之?
花解语喜道:“李公子又有佳作问世,实乃文坛兴事,明天的知花筵,只怕会因公子的新作留香百世,小妹也能附骥尾,千古留名。快,备下桌案。”
护国侯的威名名震天下,大唐百姓无不钦慕,乃国之柱石,朝之良臣,若公子因解语而折腰,天下人会如何对待护国侯?解语又怎敢以流莺粗躯折污护国侯的清名?
早有人备好桌案纸笔,李中一挥而就,做下一首《桃花》:
此话一出,满场沉寂,高雅轩的老鸨仓猝出来打圆场道:“薛公子喝多了,谈笑了,大师都晓得,我家解语是卖艺不卖身……”
各位善长仁翁,都是忧国忧民之士,碧血赤忱之辈,必不会鄙吝戋戋财帛,济人于危难,解民于倒悬!”花解语朝楼上楼下的世人深施一礼。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考虑遍。”
话未说完,那薛公子一把推开老鸨,沉着脸喝道:“你是甚么东西,也敢拦我?”又对花解语道:“本公子没有喝醉,复苏得很,我薛勇如何说也是皇亲国戚,当今的齐王,是我的亲娘舅,花女人,我多次不耻屈身,求好与你,你却老是推三阻四,是何事理,莫非以我堂堂护国侯宗子的身份,还配不上你一个青楼的妓子?”
世人大笑。
又有人起家道:“好一个‘几树半开金谷晓,一溪齐绽武陵深。’一代新秀,公然实至名归,老夫一时技痒,作词一首,解语女人,可否容老夫献丑。”
薛勇一怔,哈哈大笑道:“既然你要我不与那穷酸墨客计算,我便不计算。我都不在乎你的身份,你怕甚么?我爹也不会怪我,嫌一千两纹银不敷?不要紧,两千两如何?钱不是题目,只要你出个价,我薛某毫不还价。我奉告你,我薛勇看中的女人,还没有谁能逃得出我手掌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