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改)[第2页/共3页]
李氏也跟着道:“你去了,我也好放心。”顿了顿又道:“食铺那儿有我呢,明日我直接去就成了。”
朱桂达又去敬李二舅,“这阵子也多赖你看顾了!他们孤儿寡母的,做事过日子都不便利,也幸亏有你们。”他叹一口,“我这做人大伯的,很多事还比不及你们,一想我也是心中有愧。”他说着便有些悲伤起来,“我也对不住桂棠。”
那小丫头不过8、九岁模样,长得瘦肥大小的,听朱紫兰说是山里的人家,家里穷,却生了六七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女儿,她就排第四,名字就叫盼儿。
程文涵细看她神采,见她也没有非常否定的模样,内心不由一喜,从速又奉迎道:“姐,你就跟我一道去吧,就是你不开口,我晓得你在,我就安闲些。先前我在你面前默书,也比在书院里好。”
朱伯修一想也觉是这个事理,便没持续问了。
现在就他们这个家底,实也不是使唤丫头的时候。只因眼下家中无人,碧云李氏红珠几个都不在,朱紫兰就算返来了也是个光说不做的,不几日朱家家里的活计就一团乱麻了。
西山书院的门生不拘贫富,只论天赋风致、才干学问,大族后辈自小驰名师发蒙,到底比贫寒人家的孩子便宜些,是以书院上头多数也是家有资财的学子。这等人样,自小就入有丫环,出有小厮,很多活计底子就没做过,若真把几十上百个穿衣用饭都不太利索的孩子扔在山上,那折腾糊口小事就费了好大工夫,不但门生学不好,先生也得用心看顾。是以,书院也是答应学子带个书童的。
办完了她爹的事,红珠就筹办程文涵跟朱伯修到西山书院的事。先前也去过一回了,摆布路程都是熟谙的,只因这回说好了能见先生,红珠深思着还是带上程文涵写的字帖、做的旧文,若赶上了先生问起,恰好能够看。
朱桂达倒了杯清酒放在一旁,随后又举杯对着李氏等人道:“过了本日,你们就好好过日子,让桂棠走得安放心心的。毕竟是去了的人,事情也畴昔三年了,也不必你们时候挂念着,你们如果想很多了还没心机放面前,倒不好。今后如果若遇着欢畅的事再跟他说一声,如有甚么难过的、不好的,也不必跟他说,来找我就是了。”
朱老太太一看不成模样,还想逼着姜氏一个,只说前头杂货铺不必她折腾,好好理着家里就是。听姜氏说要请人,朱老太太还骂道没阿谁命就别想着享那样的福,这是娶了个大师蜜斯返来,还等着她来服侍呢。
因着这回寻中人雇书童,姜氏还趁机给家里找了个小丫头。
李氏点点头,轻声应了一声,举起杯来饮了一口。
红珠听她说得果断,便晓得她真真是不放心的,想了想她也就应下了。
程文涵内心奇特,嘴上却平平道:“没有啊。我们也不过萍水相逢的,说不得转头都忘了大半了。别人哪儿就有那余暇来找我。”
李氏便也说:“大哥,我内心是极感激你的。若没人让我们回朱家,我们母子三人这几年还不知如何呢。”
李二舅却摇点头,畴昔跟他碰了一杯:“他大伯,你这话也过了些,我们自家亲戚,谁帮谁也算不得那么清。你跟我们分歧,上有老下有小的,家累大,错个眼就看不来了,哪儿顾得来这么多。不怪你,真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