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1页/共3页]
说罢两人清算安妥,又赶去食铺忙活。
就红珠晓得的,他们这大椿坊和二椿坊就有那么五六个抱病的。这数虽不甚多,但从短短几日得一样的病上来讲,也不算少了。有些人听了惶然,筹议着这病短长得躲出去,也有平静的人说没大事,旁人传话不过是扰乱民气。
朱三宝不再发热以后,病情也有了很大的转机,朱老太太说他已经有精力到院子里玩一会儿了。红珠瞧着他身上掉了很多肉,小胖脸都瘪下去了,以往红珠抱他,抱一会儿就觉到手上坠得慌,现在只感觉不幸,恨不很多抱着疼他一会儿。
又闲谈一会儿,李氏和红珠便往朱家去。
钟氏提及来,不免暴露几分担忧,“说是那蜜斯的病情有了转机,可到底如何我们也不晓得,莫不是这病难治,知县夫人想着做善事给闺女积福分?”
李氏正清算炉灶,闻言也皱眉,“可不是,这一大早的,劳累了你二舅,还迟误食铺里的买卖。”
李氏点头,“也就下午有空,一会儿用过饭就去一趟。”
连续两日,县衙那儿没奉告甚么疫病的端庄动静,世人虽没有着意去探听,但食铺翻开门做买卖,来交常常的客人总会说上两句。
因去得早,李二舅返来时也早,他出去钟氏就问:“上山如何?见着南兴没有?”
李氏和红珠喊了人,稍陪着说了几句话,便往朱老太太屋里去了,也好瞧瞧朱三宝。
李氏感觉有理,想到过两年儿子也大了,不由感慨,“可不是这两年么,他再大些,也不乐意回回有了假就返来了。”
李氏也没听出这些个来,当下只笑着点头应和。
李氏便来劝了她几句。
红珠一想便提了个主张,“这回倒罢了,我瞧二舅娘也有让二舅上山看看南兴哥的意义,也就让二舅去了。过两日我去寻个熟谙的车夫,与他先说好了报答,今后接送文涵都托给他。”
“可不是么,人总这么得陇望蜀的,不赢利想赢利,赢利了又想安逸呢。”钟氏笑叹了一声,又道:“方才古大娘颠末出去讲了几句,说县衙前放榜发案了,朱伯修考了二十九名。”
钟氏被他一说神采不免讪讪的,瞪了他一眼,又提了个话题,“贺鸣衡这两日也没见着,若见着了,倒能够问他一问。”
李二舅也说了句实话,“以往都传闻他聪明过人,迟早都能中进士做大官的。只他也读了十来年书了,我平常也不是没传闻过那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的,他这么些年也没试着了局一试,我看着内心也是没底的,就想着是不是没那本事呢。这回我还当他不能中呢。”
李氏道:“如果知根知底也还成。”
朱老太太见有人搭腔,虽说是李氏这么个向来不懂说话的,也不由得更加说得畅快。
李氏便说:“许是忙得很呢,这两日我也没见他归家去。”
钟氏道:“你此人尽会说些绝望的话,人正欢畅呢。”
红珠笑,“这就担忧他忘了娘了。”
朱老太太前几日熬得短长,本来那头疼的病也犯了几次,偏家中事多,她也不敢撂开手去,几日下来也瘦了好大一圈。只本日有丧事,面上精力极好,她见了李氏和红珠也是欢欢乐喜的。
红珠想了想也明白过来,病症的事百姓们是有担忧的,但到底忙活生存更加首要。南城这儿的人多是做些小买卖的费事人家,手上活计一停支出就停,日子过的紧巴巴得很,哪能说听着点儿病症的风声就躲家中不出门呢。如有这闲情去担忧,还不如多干点活,多挣点儿钱,真有那么个万平抱病了,也有钱银看病,吃上些补身的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