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旧地重游[第2页/共5页]
“停止!”谢曜挡在两方之间,三名大汉手腕犹自疼痛,皆是敢怒不敢言。
“我住哪儿都一样,襄阳……哎,襄阳。”郭靖不知想到甚么,叹了口气,遥遥一指院外,模糊可见汉水汤汤,“襄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流流派,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这些年你也瞧见了,蒙军南下,雄师压境,天下当真是危如累卵。襄阳是大宋半壁江山的樊篱,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万百姓便尽为蒙前人的仆从。”
谢曜说到此处微微一顿,很久,复又持续说:“我的养母心肠仁慈,我的师父嫉恶如仇,我的兄弟忠诚侠义,无形中便已潜移默化。而我的老婆……她所作所为与你们截然相反,但正因如此,却能让我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成为,引觉得鉴。”
郭靖答道:“几年前嘉兴陆家庄遭李莫愁灭门,敦儒和修文二人也在其间,无父无母,我怜他二人孤苦,便收做门徒,这些年一向跟在身侧。”
谢曜听在耳中不由心头一热,顿住脚步,眼中升起雾气,到底心中难以节制伤情别绪,落拓江湖数十载,百结愁肠。他想到天书临死前交代的话,忙抬头眨了眨眼,将泪忍下,待风一吹,脸上又是一派沉寂。
“曜弟,你与我所想一样。”
“嗯,只是这个不是用来听,而是用来看。”谢曜说罢,回身在先前的面馆借来一截蜡烛,从树上折下枝条,左编右绾,做成一个灯笼架子。他做这些时,心中便想到天书,手上行动不由得慢了几分,待将青钩索缠绕在灯笼骨架上,扑灭蜡烛,顿时这粗陋的灯笼便散出刺眼敞亮的光芒,在夜色中幻丽非常。
谢曜被她一吼,哑然怔立,这还是他当年抱过的小女孩儿么?他想到上午郭靖大动肝火的模样,摇了点头,回身追上前去。
郭靖听他提起此事,长叹道:“是啊,我何尝与你分歧。杨康跟从完颜洪烈,学成狡狯性子,了局惨烈……说到底,一小我吵嘴,本性是一方面,跟身边人学又是一方面。”
但见面馆中桌椅翻倒,拉胡琴的老者正扶着柱子踉踉跄跄的站起来,他劈面立着一名红衣少女,颈脖间挂着一串明珠,肤白胜雪,颜若春花,一双眼睛眼波涟涟,明艳娇俏。
谢曜低头笑叹:“偶尔我也回想当年在蒙古无忧无虑那段日子,但厥后再细细一思,不免后怕。”
此时天气已暗,谢曜正感慨她怎和小时候不同这般大,猛的琅琅声响,贰心下一寒,仓猝往左一侧,锋利的金光便直直贴着胸口寸许处落下。若不是谢曜临敌经历丰富,这青钩索又本是他的兵器,不然早就被这暗器割伤。
郭靖闻言不由大怒,当即便责令武氏兄弟将郭芙寻回。
傍晚归程,街道两旁的小摊撑起油纸雨棚,一家面馆里模糊传来胡琴之音,弓沉沉,弦沉沉,调子呜哭泣咽,但听拉胡人老迈嘶哑的嗓音和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东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仿佛还记得彼时握住她手时的暖和缓悸动,谢曜不由摊开手掌,却只要几缕斜风细雨落在手心。
“啊?你后怕甚么?”
时下气候灰蒙,转眼便降下毛毛丝雨,杨柳北风吹面,霁光浮瓦,碧色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