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生[第2页/共2页]
春日里阳光甚好,她坐在仆人们新做的带着鲜花的秋千上,不去管树汁会不会染绿罗裙。之前她吃了太多的苦,入宫前她过的尽情萧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贵族公子们倾慕的工具,但是入宫后,她寒微的如同蚂蚁,时候警戒,担忧获咎朱紫扳连家人。
“我们家小厮也会随身带这些东西吗,用来哄不听话的马。”她看着表兄绝尘而去的背影笑道。
她脑袋翁然炸开,连着双手也都麻痹了。入宫?不,她不要入宫,她甘愿常伴青灯古佛,也不要入宫熬日子,何况宿世她因为私逃皇宫,过着颠沛流浪的糊口,连父母最后一面也未见到,这一世不管如何,她都要好好伴随父母,决不会跟他们分离。
“如果他问起我来,你便说我丢了明月珰,正悲伤,不便见客。”她不想被卷进都城的胶葛中去,自是不消理睬都城来的追逐者们。
“阿晶来了。”父亲抚着髯毛笑道。
她摇点头,抚着耳朵上的明月珰,取下一只,让绿竹保管起来。
“去把奶娘请来。”有些事情不便问父母,奶娘待她亲,又因得母亲信赖,熟知家中事,自当是该问她,她宿世早早的便入了宫,未入宫前教习礼节的姑子总在她身边,不允她做任何逾矩之事,日日待在巴掌大的内室中,腾挪不过百步,对这些事是不清楚的。
陶晶生来便是美人胚子,似宝贵的织锦,绣满芍药和牡丹,不管是谁,见了她总要多看上几眼,长大后又非常具有才情,男人们大多会被她的魅力所迷住。自梁朝以来,名流便独爱身材窈窕的女子,钟爱柳腰纤纤,盈盈一握,又爱吟诗诵词,常游遍名山,只为得一两句好诗,幸亏文人间夸耀才调。
行至前厅,表兄正与父亲高谈阔论,一脸东风对劲,他穿戴新做的衣裳,腰带上镶着几颗翡翠,衣袖上滚着很宽的金边。他转头看她时,光恰好打在他前襟上,金光浮动,显现他的衣裳里参杂着上好的金线。
她父亲是五贤县县令,曾是大梁将军,因天子无德,去官归隐,后陈国立,当明天子乃是梁国故将,与她父亲有几分友情,便特地请他退隐,只是父亲年事已达,又抱着一臣不侍二君的设法,回绝退隐,后经同僚、亲朋多次相劝,也是为了儿子前程着想,便同意退隐,陈国与大梁律令不异,父亲在朝廷中没有官职,儿子便不得入仕。
“你表兄过来告别,此番去都城不知何时返来,你也该出去看看。”母亲行至榻边浅笑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