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歌令[第1页/共4页]
一个女声哭道:“蜜斯救我!”那带路小厮黄英闻声,撒腿就跑。
这声音清越,略有金石之声,就如它仆人普通俊朗,听来非常动听,令民气动。
康儿说道:“瞧你年纪也不大,甚么时候进相家?还是野生?”
但是不知是羞是怕,那歌声竟停了,景正卿却也晓得这“西洲曲”,又看满目明秀山川,风景如画,他不由心旷神怡,发了兴趣,当下微微一笑,朗声吟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完整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景正卿下船以后,便见前头停着一辆马车,有一个老仆人缩车前打打盹,一个小厮模样地站车前四周张望,猛可里见景正卿下船,怔了怔后便赶上来,遥遥地施礼道:“敢问这位爷,但是来自都城景家?”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康儿见状,便笑道:“二爷,瞧着这几个娘子对爷很有几分意义。”
康儿咋舌:“公然闹得不像话!”就看景正卿,却见主子神情淡淡地,并不开口,他便只引那小厮又说别去了。
景正卿斜睨他一眼:“你又心痒痒了?京内甚么样儿没见过,现在却跟没吃饱似吵嘴流涎了,还不敛起那副色魔附身相来,叫人晓得你是景家,没得丢了脸面。”
说说文名,取自辛弃疾《清平乐》:
景正卿吟诵罢了,身边儿跟从小厮康儿便摸着头道:“二爷念这是甚么?如何跟她们唱得倒像是差未几?”
此人倒是个合法风华青年公子,生得朱唇玉面,一双凤眼,流转出自有万种风情,又着一身素服,身舟头破碧波而来,恍忽神仙中人,让人面前一亮,过目难忘。
各路人马都因这个动静而暗中有所行动,因为是暗中,行动又隐蔽,以是当时极少有人晓得内幕。
本朝靖安三年,江南渝州安平县产生一件不大不小事,县主卫凌归天了。
两人说话之时,景正卿身后站着蓝衣青年便扫了一眼那小厮,眼神有几分冷。
动静从安平县一起飞到千里以外都城,激发了一通一样不大不小风波。
正入迷,耳畔听得数声娇笑,遥遥地自远处传来,现在船即将要泊岸,水道便窄,水上又传声广,景正卿心头一动,举目看去,却见不远处荷花荡里,有几个采莲女三三两两地挤一起,向这处打量。
景正卿领了父亲之命,便是来接两个孩子去都城,毕竟是血脉相干,景家又是大族,论理是不好放手不管,不然被人知情说道起来,恐不好听。
景正卿不言语,心中却想:“这姑姑离家总也有十年了罢,向来没甚么音信,平日里家里头也极少提起,本觉得这辈子也是难有干系了,没想到世事无常,还能有机遇来见表哥表妹,却不知他们是甚么样儿,多么脾气……”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恶棍,溪头卧剥莲蓬
小厮便笑:“干脆说给爷听也不打紧,反正要晓得,自老爷去后,家里头就变了样儿了,蜜斯虽是个好蜜斯,少爷却有一宗弊端难为,就是好赌,一来二去,家里银子都败光了。”
康儿笑回:“我又有甚么见地,不过胡乱猜罢了……这里风景倒是好,不过眼看是要泊岸了,也不晓得姑奶奶家里是个甚么景象。”
一起上,景正卿便打量本地风景,康儿便跟那相家派来小厮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